影视摄影与制作(Film and Television Photography and Production)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主要研究构图、摄影、图片编辑、影视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影视公司、剧组等进行摄影摄像、后期修图和影视剪辑等。例如:影视宣传照、剧照的拍摄与修图,电影、电视剧的布景搭建与摄影摄像,影视片段的剪辑创作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融合媒体平台等相关领域,能够从事影视摄影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类别:戏剧与影视学类
中文名称:影视摄影与制作
外文名称:Film and Television Photography and Production
专业代码:130311(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摄影专业始于1959年成立的“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先后经历了“电视摄影”“艺术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几个专业发展阶段,现隶属于戏剧影视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重要支撑性本科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在教学上分为“影视剧摄影”和“虚拟影像制作”两个模块。它们以影像美学理论体系为支撑,结合我校优势学科,建构了从摄影技术到影像表达,从纪录片摄影到剧情片摄影,从电视摄影到电影摄影、再到虚拟影像制作的专业培养体系,让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在传媒艺术行业多领域进行多维度影像创作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视听思维和职业摄影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 具备在影视行业内以从事影视后期制作为主,涵盖策划、摄像、视频剪辑、节目包装、影视特效、广告设计、场景设计、灯光及布景搭建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影视领域及相关行业内,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包装设计、影视合成特效、三维特效动画、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百度百科)
影视剧摄影教学模块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影视剧摄影的艺术理论和拍摄技巧,使学生成为具备一定视觉文化观念的,能够从事影视剧、纪录片、广告等创作中摄影工作的专门人才。
虚拟影像制作教学模块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新媒介新技术语境下进行动态影像创作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技与艺术素养,熟练掌握影视虚拟化制作流程,具备数字影像内容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能运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手段,在数字影视、数字展演、虚拟现实等领域,从事虚拟影像创作的工作。(中国传媒大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混合式教学、项目化剧组实训为人才培养特色,掌握影视领域及摄影摄像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在影视行业内从事以影视摄影、后期制作为主,涵盖策划、摄像、视频剪辑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艺术审美素养,能够从事摄影、影视编导、广告影像制作、商业影视制作等工作,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江苏开放大学)
课程体系
数字电视制作技术、图片摄影创作、影视作品分析、影视声音、照明技术与技巧、摄影画面创作、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创作、电视剧摄像创作、摄影造型艺术、影视剪辑技巧等。(百度百科)
主要课程
影视剧摄影方向主要课程:《影像美学》《影像记录材料》《影视色彩学》《摄影机(摄像机)与镜头》《纪录片创作》《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故事片摄影创作》。
虚拟影像制作方向主要课程:《虚拟影像基础》《影像美学》《游戏引擎应用与技巧》《虚拟现实艺术创作》《影视虚拟制作》《新媒体影像设计》《虚拟影像创意与表达》。(中国传媒大学)
课程体系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思想政治课程、公共艺术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五个类别构成(专业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见下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人员学习。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视听语言 |
影视造型基础 | ||
数码摄影基础 | ||
中外电影史 | ||
专业核心课程 | 摄像技术与艺术 | |
数码图像处理 | ||
影视剪辑 | ||
影视脚本创作 |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 | ||
实践教学环节 | 入学教育 | |
毕业教育 | ||
毕业实习(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 ||
毕业论文(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 ||
学科平台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纪实摄影 |
人像摄影专题 | ||
纪录片创作 | ||
影视声音造型 | ||
影视特效制作 | ||
MV创作 | ||
影视光线创作 |
(江苏开放大学)
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国民的艺术修养提高国民的综合艺术素质。毕业后将是影楼、报社、电视台、剧组、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都需要摄影人才。
艺考摄影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从艺术类专业报名情况来看,山东省共有八万多名考生参加艺术专业考试,而摄影专业仅有1000多人报考。其他专业,比如文化产业管理,人数达到了五万人,很显然,选择艺考摄影专业,竞争少,压力小,而且将来就业方向多,薪水高。对于没有美术基础,又想走艺考之路的考生来说,摄影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现在网络媒体的发展,社会对摄影专业型人才需求量倍增。
未来就业方向
电影摄制组或影视制作公司担任平面摄影师、新闻摄影师、电影摄影师、摄像师、照明师、剪辑师、特效师、录音师、调色师、数字影像工程师等职位,可成立工作室从事影视摄影、后期编辑、特效合成、影视录音、后期调色等工作。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中国传媒大学 | - | 4.5 (16人) | 4.1 (16人) | 4.4 (15人) | 4.4 (14人) |
中央美术学院 | - | - | - | - | - |
北京电影学院 | 4.7 (36人) | 4.7 (13人) | 4.9 (16人) | 4.7 (13人) | 4.7 (13人) |
河北地质大学 | - | - | - | - | - |
河北科技大学 | - | - | - | - | - |
沈阳音乐学院 | -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鲁迅美术学院 | - | 4.7 (6人) | 4.6 (5人) | 4.6 (5人) | 4.2 (5人) |
吉林艺术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上海戏剧学院 | - | 3.4 (9人) | 3.8 (12人) | 3.4 (9人) | 3.4 (9人) |
上海大学 | - | 0.0 (0人) | 4.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南京艺术学院 | - | 0.0 (0人) | 5.0 (3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中国美术学院 | - | - | - | - | - |
安徽师范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山东艺术学院 | - | 4.2 (5人) | 3.7 (12人) | 4.0 (5人) | 3.3 (3人) |
安阳师范学院 | 4.9 (27人) | 4.6 (10人) | 4.7 (13人) | 4.6 (10人) | 4.6 (10人) |
湖北美术学院 | - | 1.7 (3人) | 1.0 (3人) | 2.0 (3人) | 2.0 (3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广州美术学院 | - | 2.8 (9人) | 1.9 (10人) | 2.4 (9人) | 2.1 (9人) |
广西艺术学院 | 4.8 (37人) | 5.0 (1人) | 5.0 (4人) | 5.0 (1人) | 4.5 (2人) |
重庆大学 | - | 1.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4.7 (18人) | 3.0 (26人) | 3.1 (27人) | 3.1 (24人) | 2.5 (24人) |
四川音乐学院 | - | 0.0 (0人) | 3.0 (1人) | 4.0 (1人) | 0.0 (0人) |
四川美术学院 | 4.6 (29人) | 5.0 (7人) | 5.0 (7人) | 5.0 (7人) | 5.0 (7人) |
云南艺术学院 | 4.8 (32人) | 4.3 (18人) | 4.6 (22人) | 4.2 (17人) | 4.4 (17人) |
西安美术学院 | - | - | - | - | - |
新疆艺术学院 | - | 4.3 (4人) | 5.0 (4人) | 5.0 (2人) | 5.0 (2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 | - | - | - | -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 | 4.9 (9人) | 4.6 (14人) | 4.8 (9人) | 4.5 (8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 - | - | - | - |
长沙学院 | 4.8 (5人)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北京城市学院 | - | 3.5 (6人) | 3.7 (9人) | 3.3 (6人) | 3.4 (5人) |
吉林警察学院 | - | 3.9 (13人) | 4.0 (25人) | 3.9 (14人) | 3.6 (11人) |
浙江传媒学院 | 4.6 (71人) | 3.9 (37人) | 3.8 (54人) | 3.8 (37人) | 3.6 (37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 | - | - | - | - |
汉口学院 | - | 5.0 (2人) | 4.2 (5人) | 5.0 (2人) | 5.0 (2人) |
武昌理工学院 | - | - | - | - | - |
山东女子学院 | - | - | - | - | -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 | - | - | - | - |
河北传媒学院 | 4.8 (93人) | 4.4 (59人) | 4.2 (81人) | 4.3 (59人) | 4.1 (5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