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2014年12月5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并经网上公示,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8年10月,教育部发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2018年9月17日,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教育部发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老三门”课程内容“空、繁、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总体来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意见》从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反映基层创新。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相关院校的试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三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遵循不同类别教师的培养规律,分别提出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和目标要求。四是把握国际趋势。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师培养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将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充分反映在《意见》的各个方面。
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重点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
1、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3、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4、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5、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在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方面,明确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全方位协同的具体内容,提出要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在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方面,提出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要求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体系之中;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提出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提出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提出高校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为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将就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进行专项宣传,通过集体宣讲、经验交流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组织管理。教育部将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还将发布《关于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具体布置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三是组织督导检查。教育部将依托专家委员会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四是鼓励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等,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监督。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教育部确定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覆盖62所高校。
序号 | 高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
1 | 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 | |
2 | 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 |
3 | 基于协同、追求融合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
4 | 西南大学 | “三段五级”UGIS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实践 |
5 | 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 | |
6 | 陕西师范大学 | 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建设 |
7 | 首都师范大学 | 创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
8 | 卓越中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
9 | 浙江师范大学 | 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 |
10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方高师本硕贯通教师教育模式探索 |
11 | 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新路径 | |
12 | 江苏师范大学 |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
13 | 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 | |
14 | 湖南师范大学 | 4+2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
15 | 实践型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 |
16 | 山东师范大学 | 实践取向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
17 | 安徽师范大学 | 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
18 | 云南师范大学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
19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 |
20 | 语文教师教科一体化培养 | |
21 | 四川师范大学 | 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 |
22 | 河南大学 | 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 |
23 | 贵州师范大学 | 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24 | 江西师范大学 | 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中学高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
25 | 山西师范大学 | 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
序号 | 高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
1 | 东北师范大学 | 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2 | 首都师范大学 | 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探索 |
3 | “U-G-S”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多能型、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 | |
4 | 上海师范大学 | 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
5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公费定向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
6 | 杭州师范大学 | 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7 | 大连大学 | “1+X”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8 | 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
9 | 南通大学 | 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多科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 |
10 | 临沂大学 | “校地联盟”协同培养农村小学卓越教师新模式的探索 |
11 | 哈尔滨学院 | 协作共同体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诉求 |
12 | “全科发展,学有专长”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设计 | |
13 | 华南师范大学 | 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14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构建民族地区“三位一体”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
15 | 贵州师范大学 | 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
16 | 楚雄师范学院 |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17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 |
18 | 青海师范大学 | 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 |
19 | 海南师范大学 | 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
20 | 合肥师范学院 | 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 |
序号 | 高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
1 | 南京师范大学 | 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 |
2 | 浙江师范大学 | 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研究 |
4 | 四川师范大学 | 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项目 |
5 | 中澳合作办学——国际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探索 | |
6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7 | 长沙师范学院 | 实施“2+4”模式,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 |
8 |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研究 |
9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 |
10 | 江西师范大学 | 基于“六P式素养结构模型”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11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计划 |
12 | 沈阳师范大学 | 贯通式“三性合一”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计划 |
13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教学研训一体,全程能力递进”多方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 |
14 | 陕西师范大学 | 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建设 |
1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 |
16 |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两校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
17 | 广西师范大学 | 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实践 |
18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职前职后融通的“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 |
19 | 山东女子学院 | 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20 | 西南大学 | “三级立体大课堂”卓越幼儿园教师行动计划 |
序号 | 高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
1 | 同济大学 | 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师资“四位一体”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
2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师资的改革与实践 |
3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 |
4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校-企-校”协同育人、“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
5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6 | 浙江工业大学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实交替式”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
7 | 湖北工业大学 | 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
8 | 河南科技学院 | 农科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
9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基于“TLD-T”理念的美术与设计类卓越中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10 | 湖南师范大学 | 卓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
序号 | 高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研究 |
2 | 重庆师范大学 | 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
3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 |
4 | 郑州师范学院 | 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 |
5 | 泉州师范学院 | 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