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_朝鲜语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4-09-23
来源:52艺考网

朝鲜语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学位为文学学士。

朝鲜语(朝鲜语:조선어;英语:Korean),和济州语一并属于朝鲜语系,母语人数约2500万人。朝鲜语的前身是百济语、新罗语、古代高丽语,并受到扶余语的影响。现代朝鲜语是以朝鲜王朝首都汉城(今韩国首都首尔)官方话为基础的“标准朝鲜语”,二战后以平壤话为标准。

芬兰人古斯塔夫·约翰·兰司铁(Gustaf John Ramstedt)认为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学者认为朝鲜语属于南岛语系或达罗毗荼语系,或属于一种古西伯利亚语,没有得到证实。朝鲜语归属尚无有定论,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等地区的部分朝鲜族居民以朝鲜语为母语,并通用汉语及汉字。

朝鲜语的文字谚文在1446年由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韩国与朝鲜彻底废除汉字,书写全部采用谚文拼写。

朝鲜语的词汇,根据韩国韩字 (한글) 文化联队调查,汉字词占了35%,其余的是固有词54%和外来语11%。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别:外国语言文学类

中文名称:朝鲜语

外文名称:Korean language

专业代码:050209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定义


朝鲜语主要研究朝鲜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朝鲜等朝鲜语国家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朝鲜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等。朝鲜语,即韩语,是朝鲜和韩国的官方语言,这两个国家的朝鲜语使用者占了全世界朝鲜语使用者的90%以上。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为基本出发点,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韩国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韩国语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


《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阅读》、《朝鲜语听力》、《朝鲜语语法》、《朝鲜语会话》、《朝鲜语写作》、《朝汉互译》、《朝鲜文学作品选读》、《朝鲜文学史》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经贸、经贸翻译、中韩经贸。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外事、外贸类企事业:朝鲜语翻译、国际商贸。

考研方向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口译、朝鲜语笔译、工商管理。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推荐指数
专业满意度
综合情况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
北京大学-4.8 (12人)4.5 (12人)4.8 (12人)4.4 (12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3.0 (28人)3.6 (30人)3.9 (26人)1.7 (27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4.4 (20人)4.6 (20人)4.6 (18人)4.2 (17人)
北京语言大学-4.5 (29人)4.5 (31人)4.5 (29人)4.2 (28人)
中国传媒大学-3.6 (5人)3.5 (4人)3.5 (4人)2.3 (3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9 (10人)3.7 (12人)4.0 (13人)3.8 (12人)3.7 (12人)
天津师范大学-4.2 (103人)4.1 (107人)4.2 (103人)3.4 (103人)
天津外国语大学4.6 (34人)3.8 (36人)3.6 (39人)3.8 (35人)2.9 (34人)
河北大学-4.4 (56人)4.2 (57人)4.3 (55人)3.8 (54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4.4 (46人)4.3 (47人)4.4 (44人)4.1 (41人)
大连外国语大学4.6 (115人)3.8 (77人)4.1 (78人)3.9 (78人)3.3 (71人)
吉林大学-4.4 (51人)4.4 (55人)4.4 (50人)3.9 (49人)
延边大学4.8 (478人)4.5 (134人)4.4 (141人)4.4 (131人)4.1 (129人)
长春理工大学-4.0 (50人)3.3 (49人)3.8 (49人)3.3 (49人)
北华大学-3.8 (36人)3.8 (38人)3.9 (35人)3.4 (33人)
通化师范学院-4.3 (12人)4.7 (10人)4.7 (9人)3.3 (10人)
吉林师范大学-4.5 (91人)4.2 (94人)4.4 (92人)3.8 (88人)
长春师范大学-4.2 (12人)4.0 (12人)3.9 (12人)3.8 (11人)
吉林财经大学-3.6 (29人)3.6 (34人)3.9 (28人)2.9 (29人)
黑龙江大学4.9 (64人)4.2 (135人)4.2 (133人)4.3 (131人)3.7 (126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4.3 (22人)4.2 (33人)4.1 (23人)3.8 (21人)
佳木斯大学-4.9 (14人)4.2 (18人)4.5 (15人)3.9 (14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3.9 (17人)3.3 (20人)4.1 (18人)3.3 (15人)
齐齐哈尔大学4.9 (23人)4.3 (26人)4.4 (30人)4.4 (27人)4.2 (26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4.0 (46人)3.7 (45人)3.8 (43人)3.5 (43人)
复旦大学-4.6 (14人)4.9 (15人)4.7 (14人)4.6 (14人)
上海海洋大学-3.7 (45人)3.8 (50人)3.7 (44人)2.7 (41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4.1 (13人)4.1 (14人)4.0 (13人)3.6 (13人)
南京大学5.0 (9人)4.4 (11人)4.7 (12人)4.4 (12人)3.7 (10人)
苏州大学4.7 (11人)3.0 (5人)3.3 (7人)3.0 (5人)2.8 (5人)
南京师范大学4.9 (8人)5.0 (3人)5.0 (3人)5.0 (3人)5.0 (3人)
盐城师范学院4.9 (35人)4.6 (11人)4.6 (14人)4.2 (11人)4.4 (10人)
常熟理工学院-5.0 (1人)0.0 (0人)0.0 (0人)0.0 (0人)
杭州师范大学-4.2 (5人)4.2 (5人)4.0 (6人)4.2 (5人)
江西师范大学-4.8 (5人)4.3 (10人)4.2 (6人)4.0 (5人)
山东大学4.5 (89人)4.1 (158人)4.2 (158人)4.3 (152人)3.4 (153人)
中国海洋大学-4.0 (89人)3.7 (87人)3.8 (87人)3.1 (86人)
山东科技大学-3.4 (38人)3.8 (48人)3.5 (36人)3.1 (36人)
青岛科技大学-4.4 (27人)4.3 (28人)4.3 (26人)3.9 (27人)


1  /  3
阅读3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