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ij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又名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简称电科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7号。学院是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业务指导部门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涉及密码专业建设相关事项由国家密码管理局进行指导。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的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训练班,学院先后经历了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北京电子专科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6个发展时期。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电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中央办公厅决定将中南海业余大学并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11年,学院开始独立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总占地面积7.87万平方米;设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有10个本科专业,2023年有8个本科专业招生;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专任教师15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全日制在校生207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28人,硕士研究生329人,博士研究生13人。
根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共设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开设1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3个学科门类,2023年有8个本科专业招生,分别是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行政管理、保密管理。
院系 | 专业 |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密码科学与技术系 | 信息安全(B+)、密码科学与技术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 |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 |
教学部 | 职责 |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 统一管理全校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担机要精神与传统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 | 负责相关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承担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工作;负责本部门党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5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61人;具有硕、博士学位1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4人。部教指委委员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
类别 | 名称 |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欧海文 |
北京市教学名师 | 吴培群 |
正高级工程师 | 周长春、陈辉焱 |
硕士生导师 | 周长春、李梦东、吴培群等 |
博士生导师 | 毛明、史国振、许盛伟、杨亚涛、肖嵩、张克君、陈小明、陈辉焱、欧海文、封化民、赵耿、袁征 |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 | 周志全 |
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 | 李晓东 |
注:官网仅展示部分教师师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共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密码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增补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工作;2018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研究生。
类别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
---|---|---|
硕士学位授权点 | 08 工学 |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
0854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085404 计算机技术 | ||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 ||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 ||
12 管理学 | 1252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 |
博士学位授权点 | 08 工学 |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
*0839 网络空间安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培养) | ||
*0839 网络空间安全(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 | ||
截至2021年3月,*表示联合培养授权学科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在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建设评选中,获评北京市教学改革创新面上项目3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点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1名,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1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2门,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密码科学与技术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 《“信息安全概论”立体化教材课件》 《网络对抗技术》 《管理学原理》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 《数字逻辑基础》 《卫星通信》 |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 保密管理本科育人团队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教师在2023年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个,北京市二等奖1个,北京市优秀奖2个。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个,华北赛区二等奖1个。在第五届中国计算机大会上,获计算机类教学资源建设优秀课程配套资源特等奖1门,计算机类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1个,优秀奖2。
截至2019年9月,学院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型博士,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联合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2个教学研究部、1个信息安全研究所。2021年3月,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建设有3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
所属部门 | 名称 |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 | 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中心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信息安全研究部 | 信息安全研究所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电子工程实验室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 |
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类别 | 名称 | 时间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电子商务中混沌密码算法的研究(YZDJ0410) | 2005年 |
基于FPGA的ECC算法高速实现(YZDJ0509) | 2007年 | |
伪随机屏蔽二进阵列偶理论研究(YZDJ0709) | 2009年 | |
基于双重离散对数DAA协议的设计 | 2010年 | |
防范中间人攻击的可信网络连接协议改进 | 2010年 | |
改进的跨域直接匿名认证方案 | 2010年 | |
广播多重量子数字签名方案的设计与分析(YZDJ1004) | 2011年 | |
基于XTR机制改进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 | 2011年 | |
基于RSA和Paillier的同态云计算方案 | 2013年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网络运营者处理违法信息的行政法律责任研究 | 2023年 |
馆藏资源
根据2023年12月发布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图书馆总面积480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480个。馆存纸质图书36.4万册,2022—2023学年新增纸质图书4578册,生均纸质图书160.35册;有电子期刊78.32万册,学位论文332.64万册,音视频资源57982.5小时。
学术期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批准,中央办公厅主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突出密码研发、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电子、行政管理等特色内容,兼顾其他理工类基础学科研究的相关内容。截至2024年5月31日,知网显示该刊出版文献量:1762篇,总下载次数:332784次,总被引次数:6468次。
时间 | 获奖单位 | 所获荣誉 |
---|---|---|
2023年11月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2023年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宣传知识辩论赛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