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缩写为“ECNU”),简称华东师大,是位于中国上海市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截至202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有普陀、闵行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馆藏文献总量538.80万余册;设有4个学部、34个学院(系),开设本科专业63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教职工4200余人,在校本科生159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7000余人;在校留学生(含非学历生)2500余人。
截至202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设有4个学部、34个学院(系),开设招生本科专业63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
学院(学部) | 系(学院) | 书院 | 专业(类)名称 |
---|---|---|---|
-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 |
- | 汉语言文学(国家优师专项) | ||
- | - | 汉语言文学(A+) | |
- | - |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 |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 - | - | 汉语国际教育(A+) |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系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英语(公费师范) |
英语(国家优师专项) | |||
- | 英语(A+) | ||
翻译系 | - | 翻译(双学位) | |
法语系 | - | 法语 | |
- | - | 西班牙语 | |
日语系 | - | 日语 | |
俄语系 | - | 俄语 | |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金融学类(含金融学、经济学) |
- | 金融学(双学位) | ||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
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 | - | 工商管理:智能商业实验班 | |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 | 公共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 |
- | 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 | ||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 - | 统计学类:统计学(A+)、保险学 | |
- | 统计学(双学位)(A+) | ||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 |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
- | - | 新闻学(双学位) | |
- | - | 广播电视编导(A+) | |
- | - | 播音与主持艺术(A+) | |
- | 历史学系 | 孟宪承书院 | 历史学(公费师范) |
- | 历史学系 | 孟宪承书院 | 历史学(国家优师专项) |
- | 历史学系 | - | 历史学 |
- | 哲学系 | - | 哲学 |
- | 哲学系 | - | 哲学(强基计划) |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位) | |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思想政治教育(A+)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 | - | 法学 |
- | - | 法学(双学位) |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 | - |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A+)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 | - | |
- | - | 学前教育 | |
- | - | 特殊教育(A+) | |
- | - | 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A+) | |
- | - | 教育技术学(双学位)(A+) | |
- | -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 | - | 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A+) |
- | - | 心理学(双学位) |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优师专项) | ||
-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 |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物理学(公费师范) |
物理学(国家优师专项) | |||
- | - | 物理学 | |
- | - | 物理学(强基计划) | |
-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部 | 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 | 通信工程 |
- | 通信工程(双学位) |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 - | 软件工程(A+) | |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A+) | |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化学(公费师范) |
- | - | 化学 |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 |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
- | - | 生物科学(强基计划) | |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 |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 |
- | 地理科学(A+) | ||
- | 地理信息科学 | ||
- | 地理信息科学(双学位) |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A+) | ||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 | |
- | 生态学 | ||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 | - | 美术学(美教)(A+) |
- | - | 美术学(A+) | |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 - | - |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A+)、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 |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 | - | 音乐学(音教)(A+) |
- | - | 音乐表演 | |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 - | - | 体育教育(A+) |
- | - | 体育学类 | |
- | - | 运动训练(A+) | |
- | - | 体育教育 | |
]数据截至2024年5月,括号内为2024软科专业排名 |
截至202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共有教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100余人,其中含全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等院士5人,国家级及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760余人次。
类别 | 名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何鸣元、何积丰、褚君浩、张经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钱旭红 |
截至202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拥有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生态学、海洋科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艺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 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
上海市高峰学科 | 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 |
华东师范大学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8个(截至2022年6月)、强基计划5个(截至2023年4月)、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10个(截至2023年6月)。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年入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新闻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社会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公共艺术 ;2020年入选:哲学、法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康复学、应用心理学、运动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法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物理学、生物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态学、环境设计;2021年入选:日语、翻译、俄语、广播电视编导、编辑出版学、汉语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保险学、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生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音乐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63] |
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 |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 [64] |
强基计划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 |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截至202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建有3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3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平台基地。学校人文社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及5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智库等平台基地。
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可信软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与工程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区块链数据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筹) |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 | 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可信软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绿色大河三角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筹) |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 智能教育实验室 |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中小学地理教材研究基地 |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 民族与发展研究院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周边国家研究院、中东欧研究中心、中亚研究中心 |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特色基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特色基地 |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 |
中央各部委其他研究基地 |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科研基地(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问题研究)、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暨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上海出版研究院、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浙江舟山岛屿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 |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分子智造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可信工业互联网软件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市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曾刚工作室(方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余南平工作室(方向:国际战略与上海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吴瑞君工作室(方向:上海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方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冯学钢工作室(方向:都市旅游与服务管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汪荣明、殷德生工作室(方向:大数据统计与金融风险管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杜德斌工作室(方向:城市与区域创新)、上海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强国的教育公平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市“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国诠释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智库 |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电竞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心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生命科学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信息科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通用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基础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 |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 |
2012至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累计牵头主持973、863 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项、课题80项;承担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含课题)4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研究项目7项。理工科科研累计到校经费超过50亿元,年均增幅为13%;“十三五”期间到校科研经费较“十二五”期间增长78%。2021年到校科研经费数首次突破8亿元,其中横向项目到校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共5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含1项特等奖)。根据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华东师范大学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82位。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学校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538.80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8个(490个子库)。
中文期刊
刊名 | 简介 | 数据库收录 |
---|---|---|
《文艺理论研究》 | 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各种文论研究及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等。 | CSSCI、AMI核心、PKU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人文社会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 | CSSCI、AMI核心、PKU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中国高校中第一本教育科学专业类学报,是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 | CSSCI、AMI核心、PKU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自然科学综合性中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地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 CSCD、PKU |
《全球教育展望》 | 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中国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热点问题。 | CSSCI、AMI核心、PKU |
《心理科学》 | 全面反映中国、国际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和进展。 | CSSCI、AMI核心、PKU |
《教师教育研究》 | 全国性教育科学学术刊物,全方位地研究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 CSSCI、AMI核心、PKU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中国较早的外语和第二语言教育专业刊物之一。 | CSSCI、AMI扩展、PKU |
《俄罗斯研究》 | 为关心国际形势和俄罗斯问题的各方面人士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 CSSCI、AMI扩展、PKU |
《现代中文学刊》 | 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研究。 | CSSCI、AMI扩展、PKU |
《历史教学问题》 | 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 | CSSCI、AMI扩展、PKU |
《基础教育》 | 以全面、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基础教育的研究进展与动态。 | CSSCI扩展版、AMI扩展、PKU |
《世界地理研究》 | 中国唯一的以刊发全球性地理现象和世界区域地理研究成果的地理学术期刊。 | CSSCI扩展版、AMI扩展、PKU |
《地理教学》 | 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 PKU |
《数学教学》 | 全国性中等教育类期刊,以研究中等学校数学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 | PKU |
《化学教学》 | 刊登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种中学教师感兴趣的化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 PKU |
《生物学教学》 | 在中学生物学领域成为中国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提高学术水平及教学水平、促进中国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媒体。 | PKU |
《物理教学》 | 以传承物理科学文化、沟通教育理论与物理教学实践、融会物理教学经验为办刊目标,以最大限度服务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为宗旨。 | PKU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办刊宗旨为“理论引领,实践指导” | PKU |
《应用概率统计》 | 主要刊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有创造性科研成果的全国性数学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PKU |
《思想政治课研究》 | 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服务。 | - |
《中文自修》 | 饱含全面语文营养、提升写作能力的杂志。 | - |
《大众心理学》 | 面向大众的心理学科普杂志。 | - |
注:数据截止至2024年4月。
英文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英文期刊包括《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Anthropocene Coasts》《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Technology and Learning》《ECNU Review of Education》《Asian Journal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注:数据截止至2024年4月。
学术集刊
刊名 | 简介 | 数据库收录 |
---|---|---|
《词学》 | 中国唯一的词学研究专业集刊,专攻古典文学中词学,旨在为海内外专业词学研究者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CSSCI |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主要发表以中国教育变革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力作,大中型教育调研研究报告及其评论,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和综合评论。 | CSSCI |
《中国城市研究》 |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办。 | CSSCI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科唯一的专业集刊,栏目有:先秦诗学、六朝文论、唐宋诗文论、明清小说戏曲理论、文论学术史、域外中国文论等。 | CSSCI |
《思想与文化》 | 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 | CSSCI |
《冷战国际史研究》 | 中国第一个研究冷战国际史的专业学术刊物,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办,一年两辑。 | CSSCI |
《中国文字研究》 |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1999年创刊。 | CSSCI |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 是由袁振国教授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编辑、以评论中国教育政策热点及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 | CSSCI |
《诸子学刊》 | 2008年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是研究诸子学的大型刊物,横跨文史哲等学科,旨在繁荣诸子学研究。 | - |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 | 发表文、史、哲领域高水准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旨在为学术起步期的研究生及青年学者提供发表学术论作的平台,作者年龄以45岁为限。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团体共同编辑。 | - |
《中国美术研究》 | 2009年创刊,本着学术至上的原则,精心策划艺术专题,邀请中国、国际知名专家和学术新秀撰写稿件,立足于对中国美术学科开展全面研究,介绍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展示优秀艺术作品。 | - |
《企业合规论丛》 | 由华东师范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创办,初创于2018年,立足合规管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分析了中国企业合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中国企业建设良好的合规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 - |
《师大法学》 | 是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在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由著名法学家张志铭教授担任主编。 | - |
《中国美学研究》 | 创刊于201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任主编。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学刊每年度出版两辑。 | - |
《全球中文发展研究》 | 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为从事全球中文发展研究学者、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文爱好者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 | - |
注:数据截止至2024年4月。
时间 | 名称 |
---|---|
2022年 |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 |
2019年 | 教育部2019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8年 | “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 |
2025年5月23日 |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