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学院(Shanghai Customs University,缩写为“SCU”),简称“海关学院”,位于上海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管,由海关总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上海海关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海关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年4月,原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海关学院。2018年5月,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浦东新区占地面积521亩。下设苏州分校,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占地133亩。设有8个院(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专任教师175人。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师总数17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0人,硕士学位教师4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4%,有“双师型”教师48人。4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干春晖
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干春晖
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朱秋沅(2018年)、黄丙志(2019年)等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8个院(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和公共管理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翻译硕士4个专业学位点,分属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
学院(系、部) | 本科专业 |
---|---|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 | 海关管理、行政管理 |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 | |
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 | |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检验检疫系 |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法律系 | 法学(B) |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外语系 | 英语 |
上海海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上海海关学院公共教学部 | - |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公共管理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翻译硕士4个专业学位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MPA)、税务(MT)、国际商务、翻译
质量工程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控制布点特设专业:海关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关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海关法方向)、税务(关税方向)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海关税收制度 |
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 | 海关估价、海关法、海关稽查、海关国门安全危机事件处置虚拟仿真实验 |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 关税制度、会计学、物流管理等 |
上海市级重点课程 | 海关法、关税理论与中国关税制度、比较海关法、国际物流电子通关报关仿真实训、会计学、财务管理、海关缉私、国际经济法、国际货运、海关估价、物流管理、海关专业英语、原产地规则进出口业务案例分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 |
教学成果
2019-2020 年,学校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52个国家级奖项和131个省部级奖项;在文艺、体育类竞赛中获得57个省部级奖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探索行业办学机制,创新海关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基于世界海关组织标准的海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模块化的复合式涉关法学特色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物流管理专业“口岸物流”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 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基于“关校合作”的关税特色税收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走进海关、深入一线,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准设立了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等市级科研机构,报关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有海关管理研究所和海关法、海关风险管理、关税、海关公共关系、报关等研究中心。
机构名称 | 机构负责人 | 成立年度 |
---|---|---|
报关研究中心 | 宗慧民 | 2009年 |
海关法研究中心 | 陈晖 | 2009年 |
海关税收研究中心 | 李九领 | 2009年 |
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 黄丙志 | 2009年 |
国际贸易研究中心 | 石良平 | 2010年 |
2017年,上海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联合申报的《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项目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20年,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2项上海市第二批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软科学重点项目,2项2020年度上海市哲社规划一般课题,2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海关与经贸研究》。
项目名称 |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
国家哲社规划办 | 近代长三角口岸城市灾害协同治理研究 | 青年项目 |
国家自科 | 高阶延时微分方程组稳定化的数值方法 | 面上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 英汉关务词汇书编纂与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加快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FTA网络构建研究 | 青年基金项目 | |
面向跨境供应链合规的信息协同机制研究 | 青年基金项目 | |
上海市自科项目 | 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 面上项目 |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 进口税收政策支持上海科技创新有关问题研究 | 重点项目 |
署级课题 | 以贸易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研究 | 署级课题 |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 | 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航运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 国际航运中心专项 |
上海市哲社 |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前沿进展研究 | 一般项目 |
开放和安全视角下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 一般项目 | |
基于海关信用管理的跨境电商发展创新及风险防控研究 | 一般项目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上海海关学院图书馆有中外文纸质图书7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80万册,拥有70余个文献数据库。图书馆“海关信息资料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广泛收集中国海关、各国海关及世界海关组织(WCO)大量文献资料,另有自建“海关内部论文库”、“海关史研究文献索引服务平台”、“海关资讯”、“海关图片视频库”等海关特色数据库。此外,学校图书馆广泛参与国家、地区、高校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馆际协作拓宽共享渠道、加强文献保障。
学术期刊
《海关与经贸研究》前身为《上海海关学院学报》,其最早为创办于1980年7月的《海关教学》,1983年更名为《海关教学与研究》,1999年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9月更名为《上海海关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从2014年更名为《海关与经贸研究》。期刊由海关总署主管、上海海关学院主办,面中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双月刊,每双月25日出版。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与22个直属海关建立“上海海关学院实习基地”,与经贸、物流、法务、税务等政府机关单位和大中型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27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完成和在建示范性实习基地共11个,学校承担海关系统中、高级干部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任务,先后举办各类中级岗位培训班、局处领导干部培训班、非海关专业的大学生培训班,不定期地举办专题研讨班和海关业务骨干强化班等短期培训班,截至2019年底,累计培训约84000人次。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西北管理学院开展交换生项目,承担了非洲法语国家“海关现代化管理”、非洲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研修班、非洲国家海关“原产地管理”研修班、香港海关“关务研修课程”、桑尼亚海关“统计及风险分析”海外培训班、哈萨克斯坦海关官员“打击毒品类药剂走私”培训班等涉外培训项目,涉及越南、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美国、荷兰、委内瑞拉、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中亚区域国家、非洲国家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海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140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
日期 | 荣誉名称 |
---|---|
2018年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学术协作区2018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 |
2018年 | 2017年度上海高校后勤团体采购“先进单位” |
2008年 | 奥运会上海地区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