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安徽工业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为“AHUT”),简称“安工大”,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文明校园。

学校创建于1958年,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2000年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成为科学技术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动支持高校。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地面积2539.23亩校舍建筑面积84.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近200万册;设17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招生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2214人,全日制本科生29653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17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院
专业名称
冶金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冶金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氢能科学与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能源与环境学院
储能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智能建造
化学与化工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生物学
应用化学
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机器人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新能源汽车工程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通信工程
智能感知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英才班)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商学院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金融学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市场营销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程造价
工业工程
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24年7月,学校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至此,学校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2.4‰、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3.4‰、化学进入全球前5‰。

硕士、博士学位学科及授权点
学科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点
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材料与化工
博士后流动站
冶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
材料化学与化工、冶金智能制造及流程管理、冶金过程节能与环保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光学工程、公共管理学、数学
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矿冶二次资源工程、材料化工与技术、能源利用与管理、冶金环境安全与工程、工业设计、社会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会政策与社会法、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商务英语研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法律(JMJ)、金融、应用统计、翻译(MTI)、 国际中文教育、生物与医药、设计
重点学科
类别
名称
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
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
全球前5‰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教育部学科评估优势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安徽省高峰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
安徽省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钢铁冶金、化学工艺、会计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数量经济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注:内容不全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21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5人、副高级职称5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934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4.81%),各类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级人才173人次。1名教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第五届“科学探索奖”。学校3个学科领域7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有24位学者入选。12人次入选爱思唯尔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高被引学者,105人次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
名称
院士(学校特聘教授)
姜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郑俊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郑俊‍
新世纪优秀人才
何孝军、张千峰、谢能刚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罗坤、龙亿涛、曾杰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魏先文、水恒福、张奎、储向峰,张世宏、马连波、何孝军、张晖、唐刚、李海金,龙红明、楚化强、张颖异、申茂才、高翔鹏、李明阳,沈浩、汪婧、王兵、胡雪峰,郑近德、潘海洋
国家级教学名师
龙红明
安徽省教学名师
周世军、曹瑞斓、岳朝龙、章铁生、汪和平等
安徽省教坛新秀
姚永林、张 晴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5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纳米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获批省级高峰培育学科;5个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提档进位。

质量工程(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有色冶金设备、无机化学、高技术陶瓷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物理化学D(1、2)、金属材料学、化工原理A、财务管理学、物流工程、数据库概论
国家级特色专业
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会计学、应用化学、金融学、工业工程、软件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冶金工程
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冶金工程(第2次)、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全工程、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物流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工业设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物流工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教学团队(部分)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
负责人
2020年
物理化学[冶]教学团队
王海川
2020年
工程图学教学团队
汪永明
2020年
企业管理教学团队
吴金南
2020年
工程流体力学与环境流体力学教学团队
黄河清
2020年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
周传华
2020年
工程化学基础教学团队
吴芳辉
2020年
审计学教学团队
林钟高
2020年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团队
李维火
2020年
结构工程教学团队
于峰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级别
2010年
面向行业校企合作的工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实践
省级一等奖
2010年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省级一等奖
2014年
“三步法”: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之路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5年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省二等奖
2015年
以设计竞赛驱动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省二等奖
2015年
创新实验室与研究所一体化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省二等奖
2015年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六位一体”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
省二等奖
2015年
夯实学科竞赛平台,构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省一等奖
2015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省一等奖
2015年
自动化和测控专业"五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径探索与实践
省一等奖
2015年
“职业需求、实践能力、产学结合”一体化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省一等奖
2015年
冶金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
省特等奖
2023年
数智赋能、虚拟仿真: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3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立项项目名单(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
所属单位
级别或等级
打造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安工大探索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特等奖
打开边界:适应新工科的管科类专业人才跨学科自主培养改革探索
安徽工业大学
一等奖
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的“冶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一等奖
组织跨界﹒时空融合﹒共建共享﹒协同育人:数据库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湖南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头歌)、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等奖
“天地人和”:公共管理“十字型”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一等奖
多维融合·级链贯通——聚焦区域发展需求的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一等奖
产教科融合•多元化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契合新兴产业需求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一体化提升、协同化推进、特色化发展: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类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五引领五嵌入五提升:地方行业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双碳驱动”能源动力类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评价驱动·课程主导·平台培育: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中国创造学会
二等奖
数字化背景下高等继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
二等奖

合作交流

学校具有海外招收留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以及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近百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了多项科研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加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水平考试院校资格。深化与长三角高校合作,加入“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和“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与南京大学联合成立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安徽中心。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政学研合作联盟,共建6个实体性研究院,与宝武集团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芜湖市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与马鞍山市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家学院、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全省首批工程师学院。

合作交流院校一览表(部分)
交流学校
国家/地区
云林科技大学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台湾
静宜大学Providence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玄奘大学Hsuan Chuang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昌原大学Ch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世宗大学Sejong University
韩国
札幌大学Sapporo Gakuin University
日本
杜姆卢帕纳尔大学Dumlupinar University
土耳其
法拉特大学Firat University
土耳其
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 für Oekonomie und Management Essen
德国
戴尔福特工业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社科人文大学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波兰
哥白尼大学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波兰
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Hungary)
匈牙利
皇家农业大学Roy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英国
国立矿业大学National Mining University
乌克兰
朗沃德大学Longwood University
美国
普渡大学(盖莱默校区)Purdue University Calumet
美国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北达可他州立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弗吉尼亚州立大学Virgin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
加拿大
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Canada)
加拿大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和智库12个,总数达到39个;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金鹰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与南京大学联合成立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安徽中心。

科研平台(部分)
平台类型
平台名称
部级平台
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平台
复杂系统多学科管理与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重点实验室
冶金过程节能与污染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复杂系统多学科管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冶金资源洁净高效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现代表界面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现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公司治理与运营研究中心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实验室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培育智库
安徽省高校智库
安徽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主导制订国际标准10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4项,授权发明专利1450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319项。智库成果获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纳10项,获省市领导批示22项,在中央“三报一刊”、省级核心报刊发文39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成立安徽省首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校办高科技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属高校首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
2023年
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项目
2023年
超高强韧涂层高通量制备及断裂韧性高效表征技术和装备
国家级科研成果获奖(部分)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等级
2006年
热轧H型钢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7年
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7年
马钢转炉—CSP流程批量生产冷轧板技术集成与创新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3年
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省部级科研成果(部分)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等级
2006年
钢铁生产中磷含量控制与相关可持续问题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
2012年
从分子簇合物到纳米尺度组分的设计及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年
690~1100MPa级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的开发与应用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年
高辐射覆层技术在高炉热风炉和焦炉上的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3年
关于双环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年
卧式纵梁翼面剪板机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3年
高比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荷机理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
2014年
节能型紧固件用含硼钢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4年
功能型自润滑热镀锌钢板的研究开发与制造技术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4年
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
安徽省第十届人文社科
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14年
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吗
安徽省第十届人文社科
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15年
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模拟及除尘装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5年
钢渣在线实时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5年
炼焦系统污染物控制与二次资源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及其装备开发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6年
旋流气体颗粒多相强化分离动力学理论与过程模拟方法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7年
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评估方法与维修加固关键技术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21年
复杂跳跃系统性能分析与控制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21年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电极材料的设计和构建新方法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1年
抗磨耐蚀高温涂层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21年
城市尾水补水河道强化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22年
基于分子识别的典型战略稀贵金属分离提取方法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22年
大型冶金起重装备智能健康监测成套技术与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22年
新标热轧带肋钢筋“低碳化、集约化”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2年
火车车轮检测线智能化设备研发与集成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2年
高刚度万能轧机及快速换辊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2年
高安全节能环保型流体物料储运重卡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2年
面向个人健康的居住微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2年
工业炉窑烟气多污染物超净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22年
高性能热轧生产过程智慧能源管控技术协同创新与产业化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安徽工业大学馆藏印刷型图书238万余册,订阅2023年度报刊2000种;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140个,含电子图书309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0万种;镜像和自建的数字资源存贮量达到150TB。形成了以钢铁冶金、化学化工、机械工程、电工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为重点,工经管文法各类文献协调发展的资源格局。

学术期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工业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冶金、材料、化学、化工、机械、控制、电气、计算机、信息、数学、物理、建筑、土木、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先后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外10多家数据库收录。开设“冶金与材料”“化学与化工”“机械、电气与控制”“计算科学与电子信息”“建筑与环境”“系统与管理科学”等栏目。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创刊于1984年12月,前身为《华东冶金学院高教研究》,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正式期刊,现为双月刊。该刊重点栏目有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外语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曾多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科学报”和“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2009年1月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2月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7月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6年12月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9年7月
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称号
2021年9月
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2年2月
入选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2023年3月
安徽省高校招标采购先进集体
2024年4月
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
2024年5月
安徽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2024年5月
安徽省2023年度心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5年5月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属地区
安徽省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二本/艺术类二本
提档线
200-300分
院校代码
10360
优势专业
-
学校特色
-
学校官网
http://www.ahut.edu.cn
学校地址
佳山校区: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  秀山校区: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安徽工业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