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2017年)、211工程(1999年)、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4年)、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3年)、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2年)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缩写为“AHU”),简称“安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主管部门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安徽大学1928年创建于时为安徽省省会的安庆市。1930年,更名为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复校并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安徽大学。1956年,迁建合肥。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1983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1999年,获批同意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2017年,跨入双一流建设行列。2018年,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磬苑、龙河、史河路、泗州路4个校区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园总面积达2831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设有33个学院(教学部),开设89个在招本科专业;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3453人,全日制本科生近3.4万人、博硕士研究生近1.5万人,国际生近500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33个学院,开设89个在招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

安徽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
专业名称
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金融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停招)
量子信息科学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功能材料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
互联网金融
网络空间安全
物联网工程
网络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封装技术
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生态学
地质学(停招)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哲学
应用心理学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网络与新媒体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金融学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字经济
安徽大学商学院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安徽大学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
图书馆学
档案学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社会学
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停招)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绘画
戏剧影视导演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表演(钢琴)
音乐表演(萨克斯)
音乐表演(手风琴)
表演(停招)
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
应用物理学
应用统计学
数字媒体技术
(截至2023年6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院系、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高峰学科、4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前2‰),3个学科进入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设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022年2月1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史、考古学、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态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
重点学科
学位类别
学科名称
国家级重点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经济法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文献学(含古文字学)、专门史、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ESI前1%学科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临床医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453人,其中专任教师2531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2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9%,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1%;全职聘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全职引育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点人才98人次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领军人才580人次。

师资队伍
类别
姓名
实质双聘院士
杨振宁、刘文清、袁亮、张钹
国家杰出青年
陈诗一、王守国、李君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孙长银
注:仅展示部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安徽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7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3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5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质量工程
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公共机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电气与自动化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拟审判实验教学中心、生态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23年7月
精品课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
新闻学概论
省级
英语语言学、动物生物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人力资源管理、运筹学、C语言程序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济法、行政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管理谋略(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数值分析(双语)、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国近代史、高级英语、信息管理概论、离散数学、生态学、高等代数、自动检测技术、档案保护技术学、大学物理、数学分析、政治经济学、西方哲学史
教学团队
名称
负责人
时间
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
黄德宽
200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杜先能
2010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教学成果
时间
项目
奖项
2001
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
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1
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5
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地方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5
考古专业田野考古发掘(实习)的理论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2
提升亲和力 增强时代感:高校智慧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
数智赋能、虚拟仿真: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注:仅展示部分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美、英、德、法、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成立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成立中柬学院,打造RCEP来华留学“桥头堡”。建有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莱布尼兹材料科学、医疗成像先进技术3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称号。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9个“中国中心”。

2025年4月3日,南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惟安率队赴安徽大学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对接。

友好院校

友好学校
国家
学校
阿根廷
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 PAMPA
拉潘帕国立大学
菲律宾
De La Salle Lipa
德拉塞尔大学
波兰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哥白尼大学
澳大利亚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维多利亚科技大学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Northern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AFE
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学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斯威本科技大学
俄罗斯
National Orel University
国立奥缪尔大学
Russian State Social University
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
Buryat State University
布里亚特国立大学
Samara State University
萨马拉国立大学
The Samara Branch of Moscow Pedagogical University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萨马拉分校
Perm State University
彼尔姆国立大学
Uliannov Chuvash State University
楚瓦什国立大学
Don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顿河国立技术大学
柬埔寨
Cambodia University for Specialties
柬埔寨大学
阿塞拜疆
Baku State University
巴库国立大学
新加坡
Temasek Polytechnic
淡马锡理工学院
加拿大
Albert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阿尔伯特国际教育中心
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Regina
里贾纳大学
西班牙
The University of Castilla-La Mancha
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
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智利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圣托马斯大学
哥伦比亚
University de Valle
山谷大学
University Central del Valle del Cauca
中考卡谷大学
哥斯达黎加
University de Costa Rica
哥斯达黎加大学
泰国
Christian University of Thailand
泰国基督教大学
英国
Middlesex University
密德萨斯大学
The Isle of Wight College
怀特岛学院
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格林威治大学
Northumbria University
诺森比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萨塞克斯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斯旺西大学
丹麦
Aalborg University
奥尔堡大学
埃及
Cairo University
开罗大学
Helwan University
阿勒旺大学
Alexandria University
亚历山大大学
法国
The University of France-Comte
孔泰大学
Evry University
埃威瑞大学
乌克兰
Kharkiv National V.N Karazin University
哈尔科夫国立大学
Poltav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波尔塔瓦经贸大学
德国
Georg-August-Universitat Gottingen
德国格廷根大学
Germany-China Center
德中中心
Magdeburg-Stendal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Osnabruck
奥斯纳布吕克大学
Leibniz University of Hannover
汉诺威大学
美国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中央华盛顿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密苏里大学
William Paterson College of N.J.
威廉·帕特森学院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ry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东田纳西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圣何塞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Eastern Shore
马里兰大学东海岸分校
Towson University
陶森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中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the Sciences in Philadelphia
费城科技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Int’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Denver
丹佛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北亚利桑那大学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乔治梅森大学
St. Thomas University (Florida)
圣托马斯大学(佛罗里达)
Ohio Stat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
US China Business Institute
美中商学院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日本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Kochi University
高知大学
Soka University
创价大学
Higashi Nippo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东日本国际大学
Otemon Gakuin University
追手门学院大学
Ko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高知工科大学
Kumamoto University
熊本大学
韩国
Duksung University
德成女子大学
Sangmyung University
祥明大学
Kyungdong University
京东大学
Myoungi University
明智大学
Korean Studies Advancement Center
韩国国学振兴院
Inha Unversity
仁荷大学
Paichai University
培材大学
Hanseo University
韩瑞大学
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
木浦大学
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全南国立大学
Soonchunhyang University
顺天乡大学
Korea Nazareme University
拿撒勒大学
越南
Ho Chi Minh City University of Pedagogy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Hanoi University
河内大学
Thai Nguyen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College
太原师范大学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ano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Hue University’s College of Education
越南顺化师范大学
墨西哥
Autonomic University of Yucatan
尤卡坦自治大学
新西兰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怀卡托大学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互联网学院和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滁州市共建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与六安市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与省直厅局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乡村振兴、安徽法治等研究院。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积极参与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科大讯飞、长鑫存储、华为、马钢等460家重点企业建立深度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
合作时间
企业名称
2020年7月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2023年7月
合肥悦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
安徽新媒正虹公司
2023年10月
安徽讯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3月
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翡翠湖实验室、国家首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等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5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安徽大学科研机构
类别
名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共建)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
安徽大学欧盟研究中心
安徽省级重点实验室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物联网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
现代生物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工程实验室
中药研究与开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
现代成像与显示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
高性能橡胶材料及制品安徽省实验室(参与共建)
工业图像处理与分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
安徽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重点智库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光电感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微生物与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微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有机颜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核苷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共建)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
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信息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功能无机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和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高校智库
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安徽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截至2018年9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

截至2025年3月,学校202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58项(年度项目立项数并列全国第17位、青年项目立项数名列全国第6位)和国家自科基金140项;发现新光波导材料,首次实现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成果分别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在无人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驱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自主研发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创造2项国内纪录;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53项,成立、入股科技型企业24家(千万元级4家),获评全省赋权改革A类试点单位;牵头组建安徽省高校徽文化传承创新联盟,筹建中国徽学研究院,《徽州文书》入藏国家书房,支撑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收藏整理研究战国竹简“安大简”,发现比现行《诗经》《论语》更早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57项,大学智库指数进入全国前50名,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学校连续3届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连续6年荣获安徽省科技一等奖。

安徽大学新型磁性材料与存储器件研究团队利用聚焦离子束微纳器件制备和原位洛伦兹电镜表征技术,首次实现了纳米条带存储器件结构单元中电流诱导磁斯格明子的写入、删除及寻址一体化精准操控,为构筑拓扑磁性存储器提供了原理性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科研成果
获奖项目
奖项
高效光催化制氢材料设计及机制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纯电动客车整车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痕量气体的卫星超光谱遥感关键技术与数据应用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S波段CMOS高性能射频前端芯片及系统级封装组件
安徽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城中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与生态一体化重构关键技术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干细胞自我更新与肿瘤发生发展关键因子的调控机制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多功能绿色TPU/PET复合织物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安徽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注:仅展示部分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安徽大学图书馆分编流通的中外文图书约234万册,合订本报刊约22万册。安徽大学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有古籍文献约11.30万册(含《中华再造善本》全套),包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14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电子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图书馆订购的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约140个(以子库数量计),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72万余册,电子期刊约261万册,学位论文约733万册。其中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 SD电子期刊库、Wiley期刊库、Springer link、IEL、Web of Science、EBSCO、PQDT博硕论文库、ACS、APS、AIP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国研网、CSSCI、CSCD、中文发现系统、中经网统计库、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等。自建特色库有徽学文献全文数据库、馆藏古籍电子书、安大学位论文库等。

学术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以下十余种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17年11月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
2021年9月
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教育)
2022年
2022年“安徽省先进集体”
2022年2月7日
入选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2022年12月
“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


创办时间
1928年
所属地区
安徽省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300-400分
院校代码
10357
优势专业
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等
学校特色
双一流/211/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ahu.edu.cn;http://zsb.ahu.edu.cn
学校地址
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安徽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