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ShanghaiTech),简称上科大,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该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学校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成部分、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法人单位。

201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决定共同成立上海科技大学筹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筹建上海科技大学。2013年9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科技大学成立。从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2013-2016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硕博连读和硕士研究生。2017年开始,以硕博连读的方式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8年,上海科技大学获批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有浦东校区和岳阳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下设学院、书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等19个;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本科招生专业12个。截至2024年12月,在籍学生6568人,其中本科生1979人、硕士研究生(含国科大学籍)2891人,博士研究生(含国科大学籍)1698人。教职工总数1595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下设学院、书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等19个。本科招生专业12个,涵盖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信息、管理、创意与艺术、数学、历史等。

上海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理学)(B+)

化学(理学)(B+)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B+)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A)

生物技术(A)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电子信息工程(A)

创业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
创意与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人文科学研究院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数学科学研究所
数学与应用数学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上道书院、科道书院、大道书院

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注:学校官网相关数据不一致,括号内为2024软科专业排名

学科建设

2022年,上海科技大学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双一流”建设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ESI学科排名前1%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工程、临床医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物理学、生物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
截至2023年12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上海科技大学已选聘常任轨教授342位、教学教授29位、特聘教授288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8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截至2024年12月,上海科技大学教职工总数1595人,其中常任教授序列和教学教授序列教师388人、特聘教授序列教师275人。

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
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成会明、韩斌、王曦、沈文庆、饶子和、封东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家熊、龚惠兴、徐匡迪等
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聘教授
Kurt Wüthrich、Michael Levitt、Roger D. Kornberg、James E. Rothman
美国科学院院士
Chad A. Mirkin、Michael Levitt、Andrej Sali 、Kurt Wüthrich [30]、Roger D. Kornberg、杨培东、蒲慕明、林海帆等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饶子和、林海帆、Roger D. Kornberg等
教学教授
韩福祥、洪洁
特聘教授
包信和、崔平、曹荣、程亚、程建功、褚君浩、陈以昀、陈卫标、陈学元、陈忠宁、陈效双、陈立东、陈立桅、丁奎岭等
截至2024年6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上海科技大学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原则。研究生培养注重结合重大科学设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产业,立足学校定位和特色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截至2022年,上海科技大学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4门课程被认定为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线下)本科课程。2023年,学校共获批市级课程/教改类项目11项、获得市级教学设计类奖项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12项(本科)、校级优秀教改建设项目立项4项(本科)、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5项。

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入选年份
级别
物理学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年
省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年
国家级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年
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年
省级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年
省级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线下)本科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在学院
高分子物理(含实验)
凌盛杰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科学与工程
廖奇峰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算法博弈导论
赵登吉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RNA生物学
刘如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电力电子
傅旻帆
计算生物学
赵素文
经典模式生物学
童夏静
生命科学导论A
杨海涛
色彩理论与应用
王颉

教学成果

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部分)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等级
2022年
全方位、全流程’研究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本科)特等奖
2022年
面向国际水准、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研究生)一等奖
2022年
构建科教融合的层进式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研究型生命科技人才
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致力于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务实的合作关系,在外语教育、课程设置、多元文化教育、师生交流、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改革,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截至2024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已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和签订了校际合作备忘录,并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签订了学生培养合作协议,在课程开发、教师进修和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上海市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重点实验室、上海智能视觉影像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高能效与智能定制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大科研基地。还有“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依托单位之一获批新建的“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所属各研究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与各研究院所的教育资源、科研设施、技术平台等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科研平台(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生命科学创新平台、信息科学创新平台、大科学创新平台、物质科学创新平台
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
近常压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超快物理实验站、分子动态成像系统、复合速度成像系统、生物成像实验站、表面化学实验站、活细胞荧光超分辨显微镜站
仪器平台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科技大学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共享平台、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上海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346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8799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Cell、Adv. Materials、Cell Stem Cell、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TPAMI、PRL等领域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逾1000篇。在《科学》《自然》《细胞》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26余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许可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研究成果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科研获奖情况(部分)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19年
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院士研究项目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0年
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0年
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0年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2年
研发颠覆性基因解码技术,描绘世界首张‘扰动图谱’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2年
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及调控新机制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
研发颠覆性基因解码技术,描绘世界首张‘扰动图谱’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
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及调控新机制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馆藏纸质图书14.6万册,电子图书284.6万册,生均图书(含电子)344册/生,生均年进书量(含电子)26册/生。中外文数据库合计172种,电子期刊24192种,学位论文1306万篇。信息资源利用率持续提高,2022年图书流通量2.78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95.78万次。

学术期刊

《材料研究述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AMR),2020年10月创刊(月刊),是上海科技大学主办的首个国际学术期刊,由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化学会共同出版,2020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支持,相继被ESCI、Scopus数据库收录。AMR主要发表简明扼要的述评文章,概述材料科学和工程各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也发表前瞻性观点。AMR致力于促进材料领域内不同分支的交融、助力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材料人的成长,与美国化学会综述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和Chemical Reviews一起组成新的高影响力综述期刊平台。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2012年
最佳城市设计奖
2017年7月
入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2023年9月
入选上海市定向选调高校名单


创办时间
2013年9月30日
所属地区
上海市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普通本科
提档线
-
院校代码
14423
优势专业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
学校特色
双一流
学校官网
https://www.shanghaitech.edu.cn
学校地址
浦东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 岳阳路校区: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上海科技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