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为“CMU”),简称首医大,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脑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等名单。
学校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始建于1960年;1985年,更名为首都医学院;次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院校;1994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右安门校区占地245.18亩,顺义校区占地104.05 亩,和平里校区占地5.26亩,东四十条校区占地3.75亩,以上各校区共计358.24亩,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27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二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师8394人,博士生导师1509人,硕士生导师1880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6094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开办27个本科专业;有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还设有40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
二级学院 | 学系及研究中心 |
---|---|
基础医学院 | 神经生物学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系、细胞生物学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系、病原生物学学系、免疫学学系、病理学学系、实验动物学学系、药理学学系和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系等11个学系 |
药学院 | 药物化学系、药理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学系、化学生物学系、临床药学系,以及实验教学中心、药物研究所 |
公共卫生学院 |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系、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系、卫生管理与政策学系和教学实验中心 |
护理学院 | 基础护理学学系、成人护理学学系、老年健康护理学学系、母儿护理学学系、人文护理学学系、护理仿真教学中心、实验护理学研究中心、临床教学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学学系、生物医学仪器学学系、生物医学信息学学系、临床工程学学系以及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实验教学中心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系 |
中医药学院 | - |
医学人文学院 | 卫生法学学系、医学心理学学系、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史学学系、应用语言学学系、应用体育学学系、医学信息学学系、艺术教育学学系,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卫生法学研究中心 |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 | 1个全科医学基础与管理学系、7个全科医学临床学系 |
国际学院 | - |
燕京医学院 | 公共教学部、临床医学学系、检验学学系、护理学学系、医学影像学学系、预防医学学系、医学信息技术与管理学学系 |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 |
神经外科学院 | 眼科学院 | 耳鼻咽喉科学院 | 神经病学系 |
儿科学系 | 口腔医学系 | 呼吸病学系 | 心血管病学系 |
消化病学系 | 麻醉学系 | 妇产科学系 | 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
传染病学系 |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 普通外科学系 | 急诊医学系 |
临床检验诊断学系 | 危重症医学系 | 医学影像学系 | 核医学系 |
血液病学系 | 老年医学系 | 精神病学系 | 临床心理学系 |
骨外科学系 | 中西医结合学系 | 康复医学系 | 中医临床学系 |
肾病学系 | 肿瘤学系 | 泌尿外科学系 | 风湿病学系 |
临床护理学院 | 超声医学系 | 胸外科学系 | 心脏外科学系 |
血管外科学系 | 临床病理学系 | - | - |
修业年限 | 学 制 | 专业类 | 学位授予门类 |
---|---|---|---|
临床医学(5+3 一体化) | 八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临床医学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临床医学(北京郊区定向)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临床医学(留学生) | 六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儿科学(5+3 一体化) | 八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儿科学(A+)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精神医学(A+)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眼视光医学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 |
口腔医学(5+3 一体化) | 八年制 | 口腔医学类 | 医学 |
口腔医学 | 五年制 | 口腔医学类 | 医学 |
基础医学 | 五年制 | 基础医学类 | 医学 |
预防医学 | 五年制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医学 |
预防医学(北京郊区定向) | 五年制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医学 |
中医学 | 五年制 | 中医学类 | 医学 |
临床药学 | 五年制 | 药学类 | 理学 |
药学 | 四年制 | 药学类 | 理学 |
中药学 | 四年制 | 中药学类 | 理学 |
护理学 | 四年制 | 护理学类 | 理学 |
助产学(A+) | 四年制 | 护理学类 | 理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制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工学 |
假肢矫形工程(A+) | 四年制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工学 |
康复治疗学(A+)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A+)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医学实验技术(A+)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医学影像技术(A)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四年制 | 医学技术类 | 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 四年制 | 公共管理类 | 管理学 |
法学(卫生法学方向) | 四年制 | 法学类 | 法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方向) | 四年制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临床医学(北京农村基层定向) | 三年制 |
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定向) | 三年制 |
临床医学(乡村医生) | 三年制 |
护理学 | 三年制 |
药 学 | 三年制 |
医学检验技术 | 三年制 |
卫生信息管理 | 三年制 |
医院类型 | 医院名录 | |
---|---|---|
临床医学院 及附属医院 | 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 | |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 | |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 | |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 | |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 | 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 | |
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 | |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 | |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 |
教学医院 | 丰台教学医院 | 良乡教学医院 |
电力教学医院 | 怀柔教学医院 | |
石景山教学医院 | 昌平教学医院 | |
密云教学医院 | 延庆教学医院 | |
大兴教学医院 | 门头沟教学医院 | |
平谷教学医院 | 顺义教学医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师8394人,其中有院士7人;教授1210人,副教授2022人;博士生导师1509人,硕士生导师1880人。
类别 | 姓名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 | 赵继宗、王松灵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 | 韩德民、王辰、田伟、吉训明、王振常、江涛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王松灵、李巍、杜杰、施焕中、张罗、吉训明、范志朋、王伊龙、曹彬、张晨、李汇华、郝峻巍、王成硕、杨旗、金子兵、陈瑞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刘怡、王伊龙、杨旗、鄢丹、张晨、郝峻巍、陈志国、卢洁、李兵辉、金子兵、陈萍、吴燕、谢萍、洪韬、金薇娜、王思、徐俊疾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王拥军、曹彬、崔勇、吉训明、张罗、陈志国、王伊龙、杨新健、范志朋、卢洁、刘亚欧、刘怡、曹春梅、金子兵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 陈彪、魏文斌、薛富善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 杨旗、郝峻巍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韩德民、王松灵、魏文斌、周兵、李勇杰、王振军、陈彪、薛富善、张罗、李巍、于炎冰、施焕中、周玉杰、马长生、王辰、王振常、崔勇、吉训明、鲜军舫、曹彬、金子兵、王成硕、赵性泉、聂绍平、张永宏、白玉兴、张鸿祺、曹春梅、尤红、鄢丹、王向东、梁庆丰、李子孝、翟振国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徐群渊 |
国医大师 | 柴嵩岩、金世元 |
全国名中医 | 危北海、陈彤云、钱英 |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 张罗、吉训明、王艳、陈志国、王伊龙、曹彬、崔勇、范志朋、高伟、卢洁、刘怡、刘亚欧 |
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 王拥军、马长生、贾继东、吴昊、陈彪、张罗、江涛、吉训明、王振常、张澍田、魏永祥、王刚 |
北京学者 | 王松灵、韩德民、王宁利、赵继宗、孙立忠、贾建平、王振常、王拥军、马长生、贾继东、张罗、周玉杰 |
团队级别 | 团队名称 | 获批年度 |
---|---|---|
国家级 |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儿科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
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生理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全科医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北京市 | 医学人文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
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物理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生理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全科医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儿科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免疫学教学团队 | 2007年 | |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 | 2007年 |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重点专科
截至2025年4月,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
类别 | 名称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神经生物学、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儿科学、神经病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眼科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皮肤病学、针灸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急诊学、临床中药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 | 中医传染病学、中医络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神志病学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全科医学 |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 | 首都经济学科群 |
博士后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公共卫生与语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 |
学位点
截至2025年4月,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二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
0710 | 生物学 | 071002 | 动物学 |
071003 | 生理学 | ||
071005 | 微生物学 | ||
071006 | 神经生物学 | ||
071007 | 遗传学 | ||
071008 | 发育生物学 | ||
071009 | 细胞生物学 | ||
0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71011 | 生物物理学 | ||
0710Z1 |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083100 | 生物医学工程 |
1001 | 基础医学 | 100101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100102 | 免疫学 |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
100104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100106 | 放射医学 | ||
1001Z1 | 病理学 | ||
1001Z2 | 医学伦理学 | ||
1002 | 临床医学 | 100201 | 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
100202 | 儿科学 | ||
100203 | 老年医学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
100205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100206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100210 | 外科学(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
100212 | 眼科学 | ||
100213 | 耳鼻咽喉科学 | ||
100214 | 肿瘤学 | ||
100215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
100216 | 运动医学 | ||
100217 | 麻醉学 | ||
100218 | 急诊医学 | ||
1002Z1 | 疼痛医学 | ||
1002Z2 | 全科医学 | ||
1002Z3 | 儿内科学 | ||
1002Z4 | 儿外科学 | ||
1002Z5 | 临床病理学 | ||
1002Z6 | 危重症医学 | ||
1002Z7 |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 ||
1003 | 口腔医学 | 100301 | 口腔基础医学 |
100302 | 口腔临床医学 | ||
1003Z1 | 口腔内科学 | ||
1003Z2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
1003Z3 | 口腔正畸学 | ||
1003Z4 | 口腔修复学 | ||
100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100402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
100403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100404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
100405 | 卫生毒理学 | ||
1004Z1 | 卫生事业管理学 | ||
100701 | 药物化学 | ||
100702 | 药剂学 | ||
100703 | 生药学 | ||
1007 | 药学 | 100704 | 药物分析学 |
100705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
100706 | 药理学 | ||
1007Z1 | 临床药学 | ||
1007Z2 | 天然药物学 | ||
1011 | 护理学 | 101100 | 护理学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
----- |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0402 | 心理学 | 040203 | 应用心理学 |
0710 | 生物学 | 071002 | 动物学 |
071003 | 生理学 | ||
071005 | 微生物学 | ||
071006 | 神经生物学 | ||
071007 | 遗传学 | ||
071008 | 发育生物学 | ||
071009 | 细胞生物学 | ||
0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71011 | 生物物理学 |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083100 | 生物医学工程 |
1001 | 基础医学 | 100101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100102 | 免疫学 |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
100104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100106 | 放射医学 | ||
1002 | 临床医学 | 100201 | 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
100202 | 儿科学 | ||
100203 | 老年医学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
100205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100206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100210 | 外科学(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
100212 | 眼科学 | ||
100213 | 耳鼻咽喉科学 | ||
100214 | 肿瘤学 | ||
100215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
100216 | 运动医学 | ||
100217 | 麻醉学 | ||
100218 | 急诊医学 | ||
1003 | 口腔医学 | 100301 | 口腔基础医学 |
100302 | 口腔临床医学 | ||
100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100402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
100403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100404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
100405 | 卫生毒理学 | ||
1005 | 中医学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
100503 | 中医医史文献 | ||
100504 | 方剂学 |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
100507 | 中医外科学 |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
100509 | 中医妇科学 | ||
100510 | 中医儿科学 | ||
100511 | 中医五官科学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
1006 | 中西医结合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
1007 | 药学 | 100701 | 药物化学 |
100702 | 药剂学 | ||
100703 | 生药学 | ||
100704 | 药物分析学 | ||
100705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
100706 | 药理学 | ||
1008 | 中药学 | 100800 | 中药学 |
1011 | 护理学 | 101100 | 护理学 |
1204 | 公共管理 | 120402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授权类别 |
---|---|---|
0454 | 应用心理 | 硕士 |
0854 | 电子信息 | 硕士 |
1051 | 临床医学 | 博士、硕士 |
1052 | 口腔医学 | 博士、硕士 |
1053 | 公共卫生 | 硕士 |
1054 | 护理 | 硕士 |
1055 | 药学 | 硕士 |
1056 | 中药学 | 硕士 |
1057 | 中医 | 博士、硕士 |
学科评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的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前1‰,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全球前5‰。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位 |
---|---|---|---|
1002 | 临床医学 | A- | 5%~10% |
1011 | 护理学 | A- | 5%~10% |
0710 | 生物学 | B+ | 10%~20% |
100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B+ | 10%~20% |
1007 | 药学 | B+ | 10%~20% |
1001 | 基础医学 | B | 20%~30% |
1003 | 口腔医学 | B | 20%~30%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30%~40% |
1005 | 中医学 | C+ | 40%~50% |
1006 | 中西医结合 | C | 50%~60% |
1008 | 中药学 | C- | 60%~70%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和1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国家级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2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8个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
类别 | 名称 |
---|---|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儿科学、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临床技能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与专业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外科学、眼科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神经病学、细胞生物学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实验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践技能中心、临床技能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生物学与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基础医学、中医学、假肢矫形工程、儿科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法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 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假肢矫形工程 |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 医学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检体诊断学、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统计学、耳鼻咽喉科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眼科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小儿内科学、生理学、小儿外科学、人体寄生虫学 |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教学团队
团队级别 | 团队名称 | 获批年度 |
---|---|---|
国家级 |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儿科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
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生理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全科医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北京市 | 医学人文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
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物理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团队 | 2009年 | |
生理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全科医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儿科学教学团队 | 2008年 | |
免疫学教学团队 | 2007年 | |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 | 2007年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9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40项、优秀奖1项。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转为“5+3”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8年 |
整合临床学科,转变培养理念,实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4年 |
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特等奖 | 2009年 |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2009年 |
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09年 |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005年 |
创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05年 |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 二等奖 | 2005年 |
一般医学院校临床医药专业本科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1年 |
科研追踪-培养临床医学生的重要环节 | 优秀奖 | 1989年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院校。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除交流访问外,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参加有关学习项目和学术会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7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互联网医疗救治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北京市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脑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分中心)、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大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鼻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器械研发创新团队、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研究创新团队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乙型肝炎与肝癌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帕金森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癫痫病临床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糖尿病研究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肿瘤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生物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肝脏保护与再生调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和转移机制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移植耐受与器官保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络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慢性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传染病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银屑病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上气道功能障碍相关心血管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可塑性与脑功能重建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遗传性出生缺陷精准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冠心病精准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神经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工听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心脑血管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儿童外科矫形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大血管外科植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经系统3D打印临床医学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肝炎与肝癌精准医疗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 |
北京市科研院所 |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校本部)、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宣武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同仁医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朝阳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友谊医院)、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友谊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坛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安贞医院)、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口腔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中医医院) |
校级研究所 |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脑功能影像研究中心(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所(公卫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公卫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工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研究中心(生工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生工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学院) |
眩晕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宫腔粘连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呼吸系感染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眼部肿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儿童血液肿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儿童肝脏移植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结直肠肿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主动脉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耳鸣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儿童上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冠心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抑郁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口腔颅颌面畸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慢性鼻炎和鼻窦炎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帕金森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神经变性病与记忆障碍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青光眼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结核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垂体腺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少见、罕见肝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艾滋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地坛医院) | 艾滋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佑安医院) |
消化道早期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心脑联合病变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脑血管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心律失常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OSAHS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57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83项),累计科研经费31.7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含合报)、北京市科技奖3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37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4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4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奖4项、何梁何利科技奖4项、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49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优秀调查成果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6774项。
奖项 | 项目 | 第一完成人 |
---|---|---|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关键技术与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 王拥军 |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耳科影像学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 | 王振常 |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江涛 |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王拥军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防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王宁利 |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治应用研究 | 贾建平 |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与防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王宁利 |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眼耳鼻咽喉疾病CT 和MR 技术创新与应用 | 王振常 |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 | 马长生 |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口腔颌面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王松灵 |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颅脑手术中脑认知功能保护的微创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 赵继宗 |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和诊治 | 韩德民 |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 | 王辰 |
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 王忠诚 |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人工耳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 韩德民 |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脊髓血管病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凌锋 |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ILS)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王辰 |
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出血机制的研究 | 赵继宗 |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 夏恩兰 |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腮腺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 王松灵 |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的基础研究 | 王忠诚 |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研究 | 韩德民 |
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 胡大一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图书馆馆藏总量109万余册(件),图书杂志藏书库8个共5649.7平方米;阅览座位1367个,自习阅览室3个共1562.2平方米,电子阅览室1个共80台计算机位,研讨室7间,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的环境。学校附属教学医院共有图书馆面积6817平方米,馆藏书籍52.2879万余册。同时,校图书馆大力发展电子资源,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5万余种,电子图书129万余册,形成了以医学文献为主体,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合订本、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文档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主要刊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设有专家述评、专题报道、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短篇论著、综述、学科简介和名师访谈等栏目。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网络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
《医学教育管理》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教育管理类学术刊物。《医学教育管理》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目前该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此外,每年出1期增刊,正刊和增刊均为首都医科大学自主认定的核心期刊。2018-2023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2020-2023年入选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根据中信所2024年期刊引证报告,2023年度影响因子为2.023。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03年 | 首都文明单位 |
2006年 | 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
2009年 | 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
2023年 | 第十五届文化艺术展优秀组织奖 |
部分收录且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