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手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类别:临床医学类
中文名称:临床医学
外文名称:Clinical Medicine
专业代码:100201(K)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87年,国家教委将高等医学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将医学专业和医疗专业专业统称为临床医学专业。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200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定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出版。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
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201K)专业取代旧的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301)专业。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临床医学专业为医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201K,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学制为五年。
设置背景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培养目标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医学从业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这取决于医学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对科学方法的掌握。
培养规格
学制: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1.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1.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1.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1.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1.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1.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1.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1.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知识目标
2.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的心理状态。
2.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2.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2.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
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2.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9、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2.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技能目标
3.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3.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3.4、内、外、妇、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3.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3.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3.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3.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3.9、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3.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3.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3.12、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3.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教育计划
医学院校制订的教育计划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课程计划
1.1、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
1.2、制订课程计划需要教师、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1.3、课程计划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1.4、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和(或)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
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
进入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
3、科学方法教育
医学院校应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计划管理
1、医学院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这一职能机构承担在医学院校领导下的课程计划制订操作、信息意见反馈、规划调整等具体工作,主持课程计划的实施。
2、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理论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2、自然科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自然科学课程通常包括数学及物理学、化学等)
3、生物医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生物医学课程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体现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4、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
4.1、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4.2、课程计划中应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5、公共卫生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实践教学
临床医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括体现临床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定临床毕业实习大纲,安排不少于48周的毕业实习,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订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临床医学、肿瘤学、眼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 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 麻醉学。
就业方向
内科医生、事业单位人员、外科医生、儿科医生、综合门诊/全科医生、放射科医师、眼科医生/验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