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单位、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大连轻工业学院,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0.6万平方米(约合758.2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699.6万元,馆藏图书93.3万册;设有15个学院(部),开设45个普通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869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69人,教授、副教授511人,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945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6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近百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专职)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5个):艺术设计生态教学团队(2007)、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无机材料教学团队(2008)、工程图学教学团队、轻化工程工艺教学团队(2009)
大连工业大学优秀教师人才一览表
层次 | 名单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蓓薇 | - | - | - | -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 葛继平 | 邹积岩 | 金凤燮 | 朱蓓薇 | 周景辉 |
郑来久 | 李宪臻 | 王际辉 | 侯红漫 | 朱靖博 | |
田晶 | - | - | - | - | |
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 | 朱蓓薇 | 金凤燮 | - | - | - |
辽宁省领军人才 | 朱蓓薇 | - | - | - | - |
辽宁省优秀专家 | 王际辉 | 金凤燮 | - | - | - |
辽宁特聘教授 | 任文东 | 王际辉 | 李宪臻 | 侯红漫 | -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 | 王智森 | 任文东 | 朱蓓薇 | 张春枝 | 钱晓农 |
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马丽敏 | 任文东 | 任戬 | 牟光庆 | 胡志强 |
钱晓农 | 翟 滨 | 潘力 | 张凤海 | - |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 马红超 | 王际辉 | 王德权 | 田 晶 | 孙黎明 |
安庆大 | 朱蓓薇 | 朱靖博 | 牟光庆 | 张 彧 | |
张春枝 | 李宪臻 | 鱼红闪 | 侯红漫 | 董晓丽 | |
周大勇 | 张建军 | - | - | - |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 | 丁玮 | 马红超 | 王勇 | 叶淑红 | 任文东 |
刘敬肖 | 安庆大 | 朱蓓薇 | 朱靖博 | 牟光庆 | |
张宗申 | 张彧 | 杨华 | 林海 | 鱼红闪 | |
董秀萍 | 鲁杰 | 庞桂兵 | 石海强 | 曾慧 | |
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丁玮 | 田晶 | 任文东 | 刘敬肖 | 孙玉梅 |
安庆大 | 张凤荣 | 张宗申 | 张彧 | 张春枝 | |
杨滟君 | 岳 琴 | 鱼红闪 | 倪春艳 | 夏 英 | |
耿 娟 | 钱 方 | 曹亚峰 | 焦利勇 | 程金石 | |
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 王德权 | 任文东 | 任戬 | 安庆大 | 朱蓓薇 |
张春枝 | 李宪臻 | 周景辉 | 钱晓农 | - | |
大连市领军人才 | 王际辉 | 任文东 | 朱蓓薇 | 李宪臻 | 安庆大 |
田晶 | - | - | - | - | |
大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 朱蓓薇 | 李宪臻 | - | - | - |
大连市优秀专家 | 王际辉 | 田晶 | 任文东 | 任戬 | 朱蓓薇 |
张春枝 | 李宪臻 | 周景辉 | 郑来久 | 侯红漫 | |
潘力 | 王秀山 | 安庆大 | 叶淑红 | 朱靖博 | |
钱晓农 | 董晓丽 | 牟光庆 | 王智森 | - | |
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 | 王晓 | 叶淑红 | 周大勇 | 庞桂兵 | 黄磊昌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并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现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共计47个。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1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6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特色专业(7个):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包装工程、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轻化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省级示范专业(6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电脑艺术设计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食品学院与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与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学院与华润雪花啤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无机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5个):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工业大学-义乌市创意园文科实践教育基地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方法(2009)
省级精品课程:创业训练、经济学、高等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工程图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模拟电路、大学计算机基础、织物结构学、针织服装设计学、包装材料学、有机化学实验、服装立体设计、设计原理、形态构成、形态认知、服装表演学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制浆造纸污染控制》、《形态认知系列教材》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2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9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8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3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开设45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 | 专业类 | 学位授予门类 | 学院 |
---|---|---|---|
轻化工程 | 轻工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与制药类 | 工学 |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工学 | |
包装工程 | 轻工类 | 工学 |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轻工类 | 工学 |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理学 |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海洋工程类 | 工学 | |
纺织工程 | 纺织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工学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类 | 工学 | |
机械工程 | 机械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工学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工学 |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工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工学 |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类 | 工学 |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工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气信息类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电气信息类 | 工学 | |
光源与照明 | 电气类 | 工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
雕塑* | 美术学类 | 艺术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
美术学类 | 艺术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
风景园林 | 建筑类 | 工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技术 | 计算机类 | 工学 |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纺织类 | 工学 | |
摄影* | 美术学类 | 艺术学 |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艺术学 |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经济学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
翻译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生物学、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艺术学、设计学
工程硕士(9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5个):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培育学科项目(1个):设计学
学科排名
2013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大连工业大共有13个学科参评,其中,2个学科排在前10位。
序号 | 学科名称 | 排名 |
---|---|---|
1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 |
2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8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7 |
4 | 光学工程 | 33 |
5 | 设计学 | 34 |
6 | 美术学 | 45 |
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6 |
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0 |
9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76 |
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84 |
11 | 机械工程 | 90 |
12 | 生物学 | 95 |
13 | 工商管理 | 105 |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与美、英、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美术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十三五”期间参加各类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累计800余名。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余项。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并开展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共拥有76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等8个相关部委研究平台,还拥有33个辽宁省研究平台及32个大连市研究平台。
国家级研究平台
级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 | 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学技术部 | 2013.04 |
部级 | 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2009.07 |
部级 | 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 | 农业部 | 2009.11 |
部级 | 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学技术部 | 2010.08 |
部级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 | 科学技术部 | 2011.06 |
部级 |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2.10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京津地区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科研平台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级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省级 | 辽宁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6.10 |
省级 | 辽宁省海洋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8.12 |
省级 | 辽宁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9.11 |
省级 | 辽宁省数字化服装工程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9.11 |
省级 | 辽宁省清洁化纺织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10.08 |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级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省级 | 发酵工程实验室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4.03 |
省级 |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4.12 |
省级 | 纺织工程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7.08 |
省级 | 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7.08 |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级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省级 | 海洋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大平台)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1.12 |
省级 | 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4.12 |
省级 | 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5.03 |
省级 | 辽宁省纺织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 辽宁省经济委员会 | 2008.03 |
省级 | 辽宁省发酵工业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9.06 |
省级 | 辽宁省纺织清洁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10.08 |
省级 |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11.08 |
省级 | 辽宁省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2012.06 |
省级 | 辽宁省海洋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发改委 | 2012.10 |
省级 | 辽宁省海洋食品机械装备与配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2.10 |
大连市科研平台
级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市级 | 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大连市科技局 | 2003.06 |
市级 | 大连市天然活性物质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大连市科技局 | 2004.06 |
市级 | 大连市海洋贝类多糖工程实验室 | 大连市发改委 | 2008.11 |
市级 | 大连市食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 大连市中小企业局 大连市经信委 | 2009.01 |
市级 | 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 | 2009.06 |
市级 |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 | 大连市科技局 | 2009.10 |
市级 | 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平台与公共测试平台 | 大连市经信委 | 2010.12 |
市级 | 大连市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实验室 | 大连市发改委 | 2010.12 |
市级 | 大连市生物催化工程实验室 | 大连市发改委 | 2013.12 |
市级 | 大连市植物资源高值化应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大连市科技局 | 2014.06 |
市级 | 大连市数控高难加工刀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大连市科技局 | 2014.06 |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发表研究论文4920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240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51件。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84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2015、2018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2003年、第一完成单位);“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2005年、第一完成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省级创新团队(7个):特异的创新酶类研究与应用 (06年生物学院 金凤燮)、纺织材料绿色加工技术 (06年 纺织学院 郑来久)、农水产品的精深加工 (06年食品学院 朱蓓薇)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 (07年轻化学院 周景辉)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催化技术 (11年生物学院 李宪臻) 、亚麻木酚素的分离提取和生物转化 (12年 生物学院 张春枝)、新型工业助剂与废弃物资源利用 (13年 轻化学院 安庆大)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总量近90万册。购进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158万多种,并自建了本校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为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被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7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