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上音”,位于上海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高等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欧洲音乐学院联盟成员,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跨省市考级单位。
学院前身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曾用名“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为文化部直属重点院校,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共建院校。自1949年至1984年,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长期担任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有全日制学生2841人,专任教师317人。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91人,其中教授(正高级)54人、副教授(副高级)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2人。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17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7人;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上海高校教学名师5人;上海市“东方学者”6人。
此外学校还拥有上海市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钢琴表演艺术)、周小燕声乐艺术工作室。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小燕
全国模范教师:周小燕
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周小燕、俞丽拿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燕迪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涉及7个本科专业、近20个专业方向。
所在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
艺术管理系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音乐戏剧系、指挥系、民族音乐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管弦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 | 音乐表演 | 四年或五年 | 艺术学 |
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管弦系 | 音乐学 | 四年或五年 | 艺术学 |
作曲系、民族音乐系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四年或五年 | 艺术学 |
音乐工程系、数字媒体学院(筹) | 录音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数字媒体学院(筹)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音乐工程系 | 艺术与科技 | 四年 | 艺术学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高峰学科、高原学科3个。
上海音乐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的音乐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2005年,学院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博士学位授权点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评级,并列全国第一;“艺术学理论”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20%;“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30%。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学院获评艺术(音乐)类A+。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二级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艺术硕士(音乐)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音乐文化史
上海市Ⅰ类高峰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据2015年学校官网信息统计,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3个,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学校有600余人次在国际、国内重要音乐比赛中获奖,其中1990年至1993年该校附中学生连续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连续四次获国际比赛第一名”的奖匾,是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2007年至2011年,学院共有106人次获得108项国际音乐比赛奖项、530人次获454项国内音乐比赛奖项。
改革开放以来,以廖昌永、许舒亚、李坚、宋思衡、黄蒙拉、杨光、沈洋、孙颖迪、王之炅、王珏、于冠群、陈牧声、沈子钰等为代表的上音学子在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声乐大赛、贝藏松国际作曲比赛、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BBC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大提琴比赛、托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等作曲、声乐、钢琴、弦乐等世界赛事中屡屡收获大奖。同时,上音师生屡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CCTV电视大赛、“五个一工程”等国内音乐大奖。
2018年,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547人获633项国内外奖项,其中获第一名奖项187项,问鼎多项世界音乐比赛。
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国家级精品课程:管弦乐配器、小提琴演奏艺术、声乐演唱艺术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科技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教学团队:美声演唱教学团队(带头人:周小燕)
上海市教学团队:民族音乐学教研室(带头人:肖梅)、美声演唱教学团队(带头人:周小燕)、小提琴演奏教学团队(带头人:俞丽拿)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音乐作品分析、声乐演唱艺术、中国民歌概论、复调、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音乐学概论、钢琴演奏艺术、管弦乐配器法、中提琴演奏艺术、曲式与作品分析、二胡演奏艺术、作曲、打击乐演奏、音乐剧剧目排演、计算机音乐基础、民族室内、室内乐、视唱练耳、大提琴演奏艺术、应用作曲
“高雅艺术进校园”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上海大学生音乐艺术实践基地
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团队建设工作室
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上海音乐学院青年音乐人才储备工作室
序号 | 获奖年份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主要完成人姓名 | 主要完成单位 |
---|---|---|---|---|---|
1 | 2001 | 西方音乐史 | 国家级二等奖 | 沈旋、杨燕迪等 | 上海音乐学院 |
2 | 2005 | 复调音乐教学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林华、陈铭志、徐孟东、叶国辉 | 上海音乐学院 |
3 | 2009 |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 国家级二等奖 | 周小燕、廖昌永、顾平、张仁清、刘若娥、宋波 | 上海音乐学院 |
4 | 2014 | 国际一流弦乐演奏人才的培养 | 国家级二等奖 | 俞丽拿、郑石生、李继武、沈西蒂、丁芷诺、蓝汉成、方蕾、何弦、黄滨、曹敏 | 上海音乐学院 |
截至2019年1月,学院现为欧洲音乐学院联盟和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音乐院校签署合作办学战略协议,包括美国茱莉亚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并与其中11所院校开展深度校际合作,建立上音-英皇联合学院、上音-伯克利现代音乐院、上音-汉堡高级表演人才培养机制、上音国际室内乐中心等。
成功举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第43届世界计算机音乐大会(ICMC)等国际音乐盛会。先后聘任作曲家盛宗亮、特里斯坦·米哈伊、谭盾、陈其钢、陈晓勇,指挥家西蒙·拉特、小泽征尔,小提琴家皮恩卡斯·祖克曼、伊扎克·帕尔曼、瓦汀·列宾、宓多里、宁峰,钢琴家莱昂·弗莱舍、傅聪,大提琴家马友友、米沙·麦斯基、秦立巍,声乐歌唱家芮妮·弗莱明等为学院荣誉教授、客席教授。每年平均举办各类艺术实践与音乐会400余场,承办“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20多个国家的世界一流平台举办各类音乐会。
2020年7月,在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中排名第2位。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拥有3个艺术中心,即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国际弦乐艺术中心、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拥有1个音乐研究所,下设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校史研究中心、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与社会研究中心等;还设有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
此外该校还拥有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1个。
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音乐人类学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音乐学研究创新团队、音乐新媒体研究实践创新团队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概览
2012年度该校主要的成果统计如下:著作(包括独立及合作完成的论著、译著、教材、乐谱、等)61项;论文、译文(包括编译、杂文乐评)共197项,其中,发表于音乐专业核心期刊的有53项;新创音乐作品60项;音像制品20项;科研获奖成果10项;申请获准的科研项目48项;以上各类成果共计606项。
2011年度该校主要的成果统计如下:著作(包括独立及合作完成的论著、译著、教材、乐谱、等)43项;论文、译文(包括编译、杂文乐评)共164项,其中,发表于音乐专业核心期刊的有39项;新创音乐作品55项;音像制品12项;科研获奖成果18项;申请获准的科研项目42项;以上各类成果共计447项。
课题承担
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该校三项课题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历代女性琴人史料考订与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戴微;《族群·边界·认同——中韩跨国语境下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变迁与保护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宁颖;《上海音乐学院初创15年校史研究(1927-1942)》,青年基金项目,肖阳。
根据《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公示》,该校两项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一般项目,肖梅;《城市语境中评弹的生态研究》,青年项目,张延莉。
科研获奖
根据教育部公布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该校杨燕迪教授的《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洛秦教授的《“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分别获得艺术学论文类“三等奖”。
艺术期刊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音乐艺术》编辑部出版发行的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和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音乐各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人们对音乐中所体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维和观念、读书和评乐以及表演和实践等方面以及与之关联的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关注。
馆藏资源
1、东方乐器博物馆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11月27日,是中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截至2010年5月,博物馆内收藏乐器约500多件(套),分为四个展区。中国古代乐器部分有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仿唐琵琶、仿曾侯乙编钟、以及镶有翡翠、玛瑙的仿唐琵琶等;中国现代乐器部分收藏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筝等;外国民族乐器展厅藏有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展厅则陈列了中国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满、彝等少数民族乐器。
2、图书馆
截止到2004年6月,图书馆合计馆藏文献约30万件。其中期刊、报刊7165套,计41525册、张;光盘碟片6382套,9565张;录象带、音带共12421 套,12448盒;慢转胶木唱片25278套,38069张;快转胶木唱片20559套,27092张;各类图书乐谱共计185609册左右,其中特藏资料约7000册。生均文献资料约216册(件)/生。该校图书馆采用自行制订的《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文献分类法》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乐谱分类法》作为音乐类书谱的分编、典藏、上架之法则。
2021年7月,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2年2月,上海音乐学院列入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