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_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4-11-21
来源:52艺考网

农村区域发展(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村区域发展、当代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农村发展的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调控评价等。例如:农村社区的规划、治理,沼气、秸秆等农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灌溉、嫁接等农业技术的推广等。


6ee46a7d2fa1b1dfeda29ed9b4445d8b.jpeg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别:农业经济管理类

中文名称:农村区域发展

外文名称: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专业代码:120302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管理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问题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农村社会研究、县级农村规划设计等工作、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各类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等从事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百度百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农村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业、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科研等工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胜任力和领导力,能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农村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卓越人才。

目标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综合素养、强烈的学农爱农兴农责任感、追求卓越的事业心。

目标2:掌握与农村区域发展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农村区域发展相关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农村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

目标3:获得逻辑推理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理性和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和创业精神,具备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目标4: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和领导力。

目标5:具有健强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华中农业大学


毕业要求


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146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为36

毕业生应具备知识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

1、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农业农村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农村区域发展知识: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农村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农业农村经济问题研究方法,了解农村区域发展领域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3、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农村区域发展领域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4、知识运用能力:能够应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农村区域发展领域实际问题。

6、数据分析能力:具有数据获取、分析与应用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工具高效地获取和分析数据。

7、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8、国际化视野: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有效地自我管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华中农业大学


课程体系


微观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土地政策学、农业经济学、农村公共管理、农村调查与研究、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项目管理等。

核心课程: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村社会学、发展规划、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科研案例分系、专业文献阅读、设计思维、毕业论文等。(华中农业大学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考研方向

农村与区域发展、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工商管理。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推荐指数
专业满意度
综合情况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3.5 (8人)3.9 (8人)3.6 (8人)2.8 (8人)
中国农业大学4.3 (45人)3.2 (37人)3.6 (39人)3.3 (34人)2.4 (35人)
北京农学院-4.0 (51人)4.2 (53人)4.3 (47人)3.4 (43人)
河北农业大学-4.3 (44人)4.2 (42人)4.3 (43人)3.4 (43人)
山西农业大学-3.5 (38人)3.1 (38人)3.1 (35人)2.5 (38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3.8 (37人)3.6 (34人)3.7 (35人)3.0 (35人)
内蒙古财经大学4.8 (19人)3.9 (50人)4.0 (45人)4.1 (42人)3.3 (36人)
南京农业大学-3.5 (20人)3.6 (22人)3.5 (18人)3.1 (15人)
丽水学院-3.8 (99人)3.8 (94人)3.8 (95人)3.3 (92人)
福建农林大学-3.5 (193人)3.5 (197人)3.5 (186人)2.4 (187人)
山东农业大学4.7 (52人)3.3 (22人)3.6 (20人)3.5 (20人)2.2 (21人)
青岛农业大学-4.3 (213人)4.3 (214人)4.3 (197人)3.9 (194人)
山东财经大学-3.7 (11人)2.8 (13人)3.6 (9人)3.1 (8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江大学-3.0 (3人)3.0 (3人)4.0 (2人)3.0 (2人)
湖南农业大学-3.8 (50人)3.8 (55人)3.7 (46人)3.1 (47人)
四川轻化工大学-3.0 (109人)3.0 (122人)2.9 (104人)2.5 (97人)
四川农业大学4.6 (82人)4.0 (97人)3.9 (100人)3.9 (94人)3.5 (87人)
西昌学院-3.6 (61人)3.3 (56人)3.4 (56人)2.7 (48人)
西南大学-2.9 (214人)2.8 (222人)2.7 (209人)2.1 (200人)
绵阳师范学院-3.7 (52人)3.5 (51人)3.6 (50人)2.8 (46人)
铜仁学院4.4 (60人)3.9 (72人)3.5 (71人)3.6 (66人)3.5 (60人)
安顺学院-1.0 (1人)1.0 (2人)1.0 (1人)1.0 (2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0.0 (0人)1.0 (1人)1.0 (1人)0.0 (0人)
贵州财经大学-3.3 (142人)3.5 (142人)3.5 (133人)2.3 (133人)
云南农业大学-2.9 (42人)3.2 (45人)3.1 (42人)1.9 (38人)
西南林业大学-3.2 (106人)2.9 (117人)3.2 (98人)2.6 (101人)
西藏农牧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2.8 (25人)2.6 (27人)2.5 (24人)2.0 (24人)
新疆财经大学-3.6 (42人)3.6 (46人)3.9 (42人)3.0 (42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扬州大学-3.2 (27人)3.5 (31人)3.6 (26人)2.9 (28人)
广西财经学院-2.8 (6人)2.3 (6人)2.5 (6人)2.2 (5人)
河北经贸大学-3.2 (50人)3.1 (51人)3.3 (48人)2.3 (48人)
宁夏理工学院4.8 (6人)0.0 (0人)5.0 (3人)5.0 (2人)5.0 (2人)
福州工商学院-5.0 (1人)5.0 (1人)0.0 (0人)0.0 (0人)
沈阳工学院-4.0 (26人)4.0 (21人)4.2 (19人)3.6 (20人)
晋中信息学院4.7 (21人)3.9 (10人)3.1 (9人)3.9 (7人)3.6 (7人)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4.1 (9人)4.1 (11人)3.9 (9人)3.8 (9人)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4.8 (24人)4.1 (98人)4.2 (97人)4.1 (96人)3.2 (95人)


阅读1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