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Dance Performa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是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主要研究表演学、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接受舞蹈、形体相关的训练,进行伴舞、编舞、舞蹈表演、舞蹈教学等。例如:《天鹅湖》、《大梦敦煌》等舞剧的演出,歌唱表演的伴舞,群舞、双人舞、独舞造型动作的编排,儿童的舞蹈教学和形体训练等。
舞蹈表演的精髓在于手部的姿势,而不是腿部。这一点在芭蕾上尤为突出。只有通过手来表现舞蹈之美,才是最为经典和优美的。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舞蹈表演方面的训练,具有有从事舞蹈表演能力。
门类学科:艺术类
专业类别:音乐与舞蹈学类
中文名称:舞蹈表演
外文名称:Dance Performance
专业代码:130204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舞蹈表演专业是通过对舞蹈表演方面的系统训练,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展现肢体语言的优美,以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和艺术涵养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艺体融合,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艺术创新,注重就业实践”为思想指导,不断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乐演、善教、能编、会演的专业技能。(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三重”(重技能、重实践、重理论基础)的专业育人理念,坚持“三结合”(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的结合)的原则,培养“四能”(能表演、能教学、能创编、能研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表演方面能力,能在教育行业、演艺行业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幕后等复合型艺术人才。
依据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学生能力及教学资源,形成多样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模式,例如:在舞蹈课堂教学上采用小组课和集体大课两种方式,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观摩。第二课堂活动排练“城市舞蹈会”等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舞蹈实践提高。
在教学上遵循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采用多形式、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时利用课堂教学即时反馈、总结性评价以及教学系统的学期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在学期中不定时进行问卷发放、座谈会等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即时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展示,音乐会和论文,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获得水平。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分学期、分年级举行技能大赛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扎实推进舞蹈专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丰富展示平台。(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较强的专业能力,以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千年敦煌艺术文化的浸润、依托西北师范大学一百二十余年的人文底蕴,旨在重点培养能从事各级文艺团体、大中小学、艺术机构等单位的舞蹈表演、教学、编创以及群众文化、艺术管理等等工作才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人才,以中华传统文化与敦煌艺术文化为基石,培养可将文化通过舞蹈创作的方式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西北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舞蹈表演、舞蹈教学、文艺活动策划组织等知识,具备较强的舞蹈表演和一定的舞蹈培训辅导等能力,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舞蹈表演、舞蹈培训、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本专业面向艺术行业,服务国家及地区经济建设,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备舞蹈理论知识、舞蹈教育教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舞蹈表演、教学、鉴赏等艺术专业实践的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在各类专业文艺表演团体、艺术培训机构、群众文化部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同时具备一定创作与管理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毕业要求
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学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接受系统专业的舞蹈专业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事舞蹈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1、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4年专业培养,在知识领域应能达到以下要求:
1.1、工具性知识
1.1.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1.1.2、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1.1.3、能够独立完成本专业相关的论文撰写,并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艺术创作的相关能力。
1.2、专业知识
1.2.1、了解舞蹈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延展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
1.2.2、接受系统科学的舞蹈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和舞蹈表演的能力:其中,①能够基本掌握芭蕾舞的训练方式及了解其科学性和应用性;②能够熟练的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标准及运动规律,并具备表演中国古典舞剧目的能力;③能够基本掌握藏族、蒙古族、汉族、傣族、维吾尔族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各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基本体态、动律韵律和节奏特点,并具备表演及创作民族民间舞蹈剧目的能力;④能够熟练掌握敦煌舞所有的基本形态及风格特征,并具备表演及创作敦煌舞剧目的能力;⑤能够掌握现代舞的基本形态及风格特征,并具备表演及创作现代舞剧目的能力;⑥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编导专业技能与基础应用;⑦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单、双、三人舞及群舞舞蹈作品的表演与编创。
1.2.3、充分了解舞蹈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通过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初步了解中西方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古代舞蹈史、艺术概论等知识,并能够独立撰写舞蹈评论。
1.2.4、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的丰富阅历。
1.3、其他相关领域知识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延展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
2、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4年专业培养,在专业能力方面应能达到如下要求:
2.1、基本专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表演、编创、研究、传播、教学等基本专业能力;
2.2、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获取、更新专业前沿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基本能力;拓展宽厚的人文视野,掌握对创作内容的分析把握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突破创新能力;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
2.3、实践应用能力:具备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能运用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学养的能力;
2.4、创新创业能力:有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能学以致用,具有专业敏感性,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5、其他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写作、口头和书面表达、沟通交流、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就业竞争等能力。
3、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4年专业培养,在综合素质方面应能达到如下要求:
3.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
3.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学术道德上应具备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3.3、具有较好的文学艺术素养、鉴赏能力以及相关艺术知识。
3.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较强的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能适应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
3.5、具有专业思维和学科意识,熟悉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西北师范大学)
主要课程体系
《排练》、《国际舞蹈教学法》、《剧目排练》、《双人舞》、《舞蹈编导技巧》、《舞蹈解剖学》、《拉丁舞竞技技术分析》、《中外舞蹈史》、《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美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健美操、体育表演、体育舞蹈、空乘与礼仪。
主干学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艺术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敦煌舞基础训练与表演、芭蕾基训等。(西北师范大学)
舞蹈领域基础知识课程:有舞蹈教学法、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名作赏析等。
舞蹈专业技术课程:有芭蕾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舞蹈编创等。(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本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舞蹈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剧目》、《舞蹈创编》、《舞蹈教学法》、《艺术概论》、《音乐剪辑》、《化妆造型》等。(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核心课程
中国舞方向: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中国古典舞综合训练、藏族民间舞、广西民间舞、维吾尔族民间舞、汉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毕业剧目排练。
国标舞方向:拉丁舞专项训练、拉丁舞专项提升、摩登舞专项训练、摩登舞专项提升、国标舞剧目、国标舞竞技组合训练、毕业剧目排练。(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型文艺演出团体、舞蹈培训机构、学前教育机构、文化馆站等岗位第一线,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文艺活动组织与辅导等岗位工作或相关基层管理工作。
文艺团体:舞蹈表演、剧目排练、演出伴舞、舞蹈编排;
艺术教育类机构:舞蹈教学、形体教学。
就业面向岗位
舞蹈表演专业就业范围广泛,主要面向:学校,社会文艺团体,文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培训机构,旅游演艺公司等,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艺术管理及组织协调、群众舞蹈普及和其他相关工作。
考取专业技能证书(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1. 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师资格证;
2.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资格证;
3. 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资格证;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首都体育学院 | - | 5.0 (2人) | 5.0 (6人) | 5.0 (2人) | 5.0 (2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4.8 (60人) | 4.9 (8人) | 4.8 (18人) | 4.8 (8人) | 5.0 (8人) |
北京舞蹈学院 | 4.8 (76人) | 4.9 (29人) | 4.9 (47人) | 4.9 (30人) | 4.6 (27人) |
中央民族大学 | 5.0 (60人) | 4.7 (3人) | 4.8 (5人) | 5.0 (3人) | 5.0 (3人) |
天津音乐学院 | 4.7 (19人) | 4.8 (6人) | 5.0 (6人) | 5.0 (5人) | 5.0 (4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河北北方学院 | - | 4.1 (15人) | 4.1 (20人) | 4.4 (14人) | 4.0 (14人) |
河北师范大学 | - | 4.5 (22人) | 4.7 (32人) | 4.5 (20人) | 3.7 (19人) |
唐山师范学院 | - | - | - | - | - |
廊坊师范学院 | - | 3.5 (2人) | 3.5 (2人) | 3.5 (2人) | 3.5 (2人) |
衡水学院 | 4.9 (8人) | 5.0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邯郸学院 | - | 5.0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沧州师范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5.0 (1人) | 0.0 (0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 - | - | - | - |
太原师范学院 | - | 3.4 (8人) | 4.0 (9人) | 2.5 (6人) | 3.0 (6人) |
长治学院 | - | 3.0 (3人) | 2.3 (3人) | 2.3 (3人) | 2.3 (3人) |
赤峰学院 | - | - | - | - | - |
沈阳师范大学 | 4.9 (16人) | 4.6 (21人) | 4.6 (26人) | 4.5 (21人) | 4.5 (21人) |
沈阳体育学院 | 4.7 (59人) | 4.6 (39人) | 4.7 (46人) | 4.3 (33人) | 4.2 (32人) |
沈阳音乐学院 | 4.7 (83人) | 4.3 (71人) | 4.5 (93人) | 4.4 (70人) | 4.1 (64人) |
延边大学 | 5.0 (13人) | 4.5 (6人) | 4.7 (7人) | 4.7 (6人) | 4.5 (6人) |
吉林体育学院 | - | - | - | - | - |
吉林艺术学院 | 4.8 (36人) | 4.4 (16人) | 4.5 (23人) | 4.8 (17人) | 4.8 (15人) |
燕山大学 | - | - | - | - | -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 | 5.0 (3人) | 5.0 (8人) | 5.0 (3人) | 5.0 (3人) |
大庆师范学院 | 4.8 (13人) | 4.0 (4人) | 3.1 (8人) | 3.4 (5人) | 3.5 (4人)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4.8 (43人) | 5.0 (1人) | 4.5 (4人) | 5.0 (1人) | 0.0 (0人) |
上海戏剧学院 | - | 1.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常州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南京体育学院 | - | - | - | - | - |
南京艺术学院 | 5.0 (21人) | 4.3 (7人) | 4.5 (11人) | 4.4 (7人) | 4.0 (7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4.7 (36人) | 3.8 (51人) | 3.6 (68人) | 3.8 (50人) | 3.3 (45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 | 1.5 (2人) | 1.0 (2人) | 4.0 (2人) | 3.5 (2人) |
宿州学院 | - | 0.0 (0人) | 4.0 (1人) | 4.0 (1人) | 5.0 (1人) |
厦门大学 | - | - | - | - | - |
集美大学 | - | 3.2 (5人) | 4.0 (6人) | 4.5 (4人) | 3.8 (4人) |
南昌大学 | - | 5.0 (3人) | 5.0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 5.0 (1人) | 5.0 (3人) | 5.0 (1人) | 5.0 (1人) |
上饶师范学院 | - | 5.0 (1人) | 5.0 (3人) | 5.0 (2人) | 5.0 (1人) |
宜春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