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Theater, 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tur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尤其是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剧)能力、戏剧影视文学作品评论能力,能够在国内各级电视、电影、广播、音像、剧院(团)、影视制作、报刊 杂志等系统和党政机关、新闻、宣传、文化、电教中心等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大中学校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与评论、策划与宣传、编辑与编导、管理与公关、教 学与研究等工作,能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实践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类别:戏剧与影视学类
中文名称:戏剧影视文学
外文名称:Theater, 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ture
专业代码:130304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戏剧影视文学以电影、舞台剧、电视剧的文学剧本创作为核心,主要研究艺术学、中文学、电影学、编剧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影、电视剧、戏剧、舞台剧等剧本的创作、编写,以及戏剧、影视的评论评价等。
戏剧影视文学简称戏文,既然带有“文学”两个字,不言而喻,戏文专业是跟文学相关的。虽然艺术类院校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并不强制要求文科还是理科生,但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在文学方面不可以太差。该专业毕业后通常会往编剧方向发展,即使不做编剧,也大都会做一些和文字、文学相关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参加艺考培训前,对学生负责的老师通常会看看学生是否具备一些先天或后天培养的专业素质,这是保证后面能否在这个专业成功的关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是属于编导专业大类的细分专业, 不同的专业的侧重点和学习内容不太一样, 当然, 不同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习的内容也不同, 例如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北京电影学院就有两个方向,剧作和创意策划两个方向以及动漫策划专业, 所学方向是不同的, 动漫策划专业偏向于创作动画故事, 剧作专业偏向于故事剧本的创作等, 而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也分为很多方向, 更多偏向于电视剧创作和戏剧创作研究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剧作家为己任,以建设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为目标。要求学生品德正、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能掌握戏剧、戏曲、影视剧本创作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具备较强的“发现”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剧本创作、文艺编导、理论研究等工作。(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文学方向)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戏剧剧本创作、评论评估、创意策划、宣传教育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扩展至影视创作、小说创作、宣传教育、管理制片等相近专业的重要能力。(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特别是戏剧影视剧本编创的知识与技巧,具有一定文学艺术底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戏剧影视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创作、制作、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廊坊师范学院)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首要学习中文类基本知识,奠定文学基础,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知识能力
1.掌握中文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2.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有戏剧、戏曲影视创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的文艺、宣传、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戏剧、戏曲、影视理论和创作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批评能力。
主要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戏剧、电影、文学为专业基础课程,以影视编剧和电视剧为专业核心课程,高度强调阅读思考与写作制作的良性互动,以知行合一、会写能拍为培养目标。教学与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影视剧作模块、短片拍摄模块、艺术史论模块,以影视剧作、影像叙事实践、中外戏剧、中外电影、中外电视剧、中外文学为核心课程。
《电影剧本写作》、《编剧理论与技巧》、《影视拍摄实务》、《电视纪录片策划与制作》、《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电视剧编剧理论》、《表导演基础》、《电视专题片制作》、《独幕剧写作》、《数字图片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影视编导、影视技术、戏剧影视写作。
基础课:现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现当代)、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古代)、中国文化概论、应用写作学、外语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基本课程。
专业课:艺术概论、文学评论写作、世界文化史通论、电视节目学概论、中外电视史、中外电影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学概论、多媒体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播音与主持学概论、影视艺术概论、文化市场管理、影视评论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百度百科)
主要课程:中国话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戏剧概论、独幕剧写作、戏曲剧本写作、改编与大戏写作、戏剧评论、中外文学、中外电影、中外电视剧、影像叙事实践等。(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文学、艺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中外戏剧影视发展历史,戏剧影视作品编创、拍摄、制作、鉴赏与评论等。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戏剧艺术通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外广播电视史、影视批评学、剧本写作、基础写作、影视摄影、影视剪辑等。(廊坊师范学院)
发展前景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主要为各大剧院、各大平台、传媒公司、文化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的编剧、评估、策划、宣传、责编、管理、教育、培训岗位,转行至影视行业往往具有强大的后发力和竞争力。2024年起全国的中学将全面开设戏剧、影视、课程,对相关师资的需求将长期保持。(中国传媒大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范围很广,毕业生可在文艺创作单位、专业剧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导演及制作工作;在大专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文化传播公司、文艺节目制作公司、文化事业公司、影视广告公司及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创作、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
考研方向
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文艺学、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报考指南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属于按文化课录取的艺术科。报考的学生需要按时参与相关学校的艺术生考试,完成笔试+面试的相关环节后(综合类大学大多不需要该环节),被允录取者将受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业录取通知书”。之后再参与各地的高考,高考后,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是和其他艺术类所不同的。因此,文化课的考试是关系到该生录取优良的重要条件,现今,更多学校依据高考语文成绩。
报考者需要对影视艺术/电视艺术/舞台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文学功底强,镜头感强,能区分剧本和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擅长讲故事,思维新颖开放,善于从生活中取得灵感。
考试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韩传达、隋惠娟合著)
《中国近现代文学》(姚玳玫著)
《中国当代文学》(洪子诚著)
《中外电影史》
《文艺知识小百科》
《三文通识读本》(吴峯编著)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 | 5.0 (1人) | 4.0 (1人) | 5.0 (1人) | 1.0 (1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 | 3.4 (8人) | 4.0 (7人) | 3.6 (7人) | 3.1 (7人) |
中国传媒大学 | 4.7 (73人) | 4.8 (21人) | 4.6 (22人) | 4.8 (21人) | 4.5 (21人) |
中央戏剧学院 | 4.9 (75人) | 4.8 (16人) | 4.7 (20人) | 4.9 (15人) | 4.3 (14人) |
中国戏曲学院 | 4.6 (43人) | 3.9 (33人) | 4.0 (41人) | 3.9 (31人) | 3.4 (30人) |
北京电影学院 | 4.6 (68人) | 4.7 (14人) | 4.7 (15人) | 4.7 (15人) | 4.7 (13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4.7 (61人) | 3.4 (215人) | 3.1 (220人) | 3.2 (211人) | 2.7 (208人) |
河北大学 | 4.9 (10人) | 4.4 (23人) | 4.4 (29人) | 4.2 (20人) | 4.0 (20人) |
河北北方学院 | - | 4.4 (85人) | 4.3 (88人) | 4.3 (80人) | 4.2 (78人) |
廊坊师范学院 | - | 4.1 (63人) | 3.6 (65人) | 3.9 (57人) | 3.6 (55人) |
邢台学院 | - | 3.4 (12人) | 3.4 (16人) | 3.5 (11人) | 3.0 (11人) |
山西大学 | - | 4.1 (123人) | 3.9 (125人) | 4.0 (122人) | 3.4 (116人) |
山西师范大学 | 4.9 (41人) | 4.9 (7人) | 5.0 (14人) | 5.0 (6人) | 4.8 (5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4.7 (30人) | 4.1 (20人) | 3.9 (31人) | 4.0 (20人) | 3.9 (19人) |
赤峰学院 | - | 4.2 (17人) | 4.1 (17人) | 4.3 (17人) | 3.6 (17人) |
辽宁大学 | - | 4.1 (101人) | 3.9 (104人) | 3.8 (99人) | 3.5 (98人) |
沈阳音乐学院 | - | 4.2 (37人) | 4.2 (41人) | 3.8 (33人) | 3.4 (32人) |
长春师范大学 | 4.9 (38人) | 4.5 (75人) | 4.3 (78人) | 4.4 (74人) | 4.3 (73人) |
吉林艺术学院 | - | - | - | - | - |
齐齐哈尔大学 | - | 3.5 (13人) | 3.5 (13人) | 3.6 (10人) | 3.0 (10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5.0 (23人) | 4.1 (31人) | 4.1 (32人) | 4.0 (32人) | 4.0 (31人) |
上海戏剧学院 | 4.7 (33人) | 4.4 (20人) | 4.6 (18人) | 4.3 (18人) | 4.3 (17人) |
上海大学 | - | - | - | - | - |
南京大学 | - | 3.9 (10人) | 4.9 (10人) | 4.3 (8人) | 3.1 (9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5.0 (15人) | 3.6 (10人) | 3.5 (10人) | 3.8 (10人) | 4.0 (10人) |
南京艺术学院 | 4.9 (23人) | 4.1 (14人) | 4.1 (15人) | 4.0 (13人) | 3.8 (11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 | 4.5 (158人) | 4.4 (157人) | 4.4 (155人) | 3.7 (152人) |
淮北师范大学 | - | 0.0 (0人) | 5.0 (2人) | 5.0 (1人) | 5.0 (1人) |
黄山学院 | - | 4.4 (71人) | 4.3 (74人) | 4.4 (64人) | 4.1 (64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厦门大学 | 4.8 (26人) | 3.8 (66人) | 3.8 (64人) | 3.8 (66人) | 3.1 (64人) |
集美大学 | - | - | - | - | - |
山东师范大学 | - | 4.0 (104人) | 4.0 (106人) | 4.1 (101人) | 3.5 (100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 | 4.2 (167人) | 4.0 (166人) | 4.2 (160人) | 3.5 (157人) |
山东艺术学院 | - | 4.1 (36人) | 4.1 (45人) | 4.1 (34人) | 3.8 (33人) |
河南大学 | - | 3.9 (35人) | 3.7 (36人) | 4.0 (32人) | 3.2 (31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 | 4.1 (94人) | 3.7 (103人) | 4.0 (91人) | 3.1 (86人) |
信阳师范大学 | 4.7 (41人) | 4.5 (57人) | 4.3 (59人) | 4.4 (55人) | 4.4 (50人) |
周口师范学院 | 4.8 (33人) | 4.4 (74人) | 4.5 (78人) | 4.5 (70人) | 3.9 (69人) |
许昌学院 | 4.7 (75人) | 4.3 (110人) | 4.2 (119人) | 4.2 (103人) | 4.1 (97人) |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南阳师范学院 | - | 4.3 (216人) | 4.2 (214人) | 4.2 (210人) | 3.7 (208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4.7 (42人) | 4.0 (162人) | 3.9 (165人) | 4.0 (154人) | 3.6 (150人) |
武汉大学 | - | 3.1 (42人) | 2.8 (43人) | 2.8 (42人) | 3.1 (42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 | 3.7 (26人) | 3.3 (27人) | 3.2 (23人) | 3.7 (22人) |
衡阳师范学院 | - | 3.0 (34人) | 2.8 (32人) | 2.9 (32人) | 2.6 (26人) |
暨南大学 | - | 4.2 (43人) | 3.6 (45人) | 4.3 (43人) | 3.2 (43人)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海南大学 | - | 3.0 (69人) | 2.5 (76人) | 2.9 (66人) | 2.6 (61人) |
广东财经大学 | - | - | - | - | - |
广西大学 | - | 2.0 (25人) | 2.0 (22人) | 1.8 (21人) | 1.9 (21人) |
南宁师范大学 | - | 3.4 (8人) | 3.2 (9人) | 3.5 (6人) | 3.2 (6人) |
广西艺术学院 | - | 4.6 (18人) | 4.3 (20人) | 4.8 (17人) | 4.8 (16人) |
重庆大学 | 4.8 (34人) | 4.7 (39人) | 4.6 (41人) | 4.6 (39人) | 4.3 (37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 4.2 (120人) | 3.9 (123人) | 4.0 (119人) | 3.6 (119人) |
西南大学 | 4.8 (62人) | 4.2 (159人) | 4.1 (161人) | 4.0 (151人) | 3.4 (141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 | 4.3 (119人) | 4.2 (121人) | 4.2 (118人) | 3.6 (117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 | 3.7 (70人) | 3.4 (70人) | 3.7 (68人) | 3.3 (67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 | - | - | - | - |
四川音乐学院 | 4.0 (99人) | 3.3 (135人) | 2.7 (139人) | 3.2 (133人) | 2.5 (130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 | 3.0 (21人) | 2.5 (30人) | 3.0 (22人) | 2.6 (21人) |
云南艺术学院 | 4.7 (52人) | 4.5 (74人) | 4.4 (80人) | 4.4 (73人) | 3.9 (68人) |
西北大学 | - | 3.4 (38人) | 2.7 (40人) | 3.0 (40人) | 2.2 (40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 3.4 (35人) | 3.1 (36人) | 3.4 (34人) | 2.5 (34人) |
长安大学 | - | 3.4 (7人) | 2.6 (11人) | 3.2 (6人) | 2.3 (6人) |
渭南师范学院 | - | 2.0 (15人) | 1.9 (19人) | 1.6 (14人) | 1.6 (13人)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 3.4 (176人) | 3.2 (179人) | 3.3 (176人) | 2.6 (169人) |
西北政法大学 | - | 3.6 (25人) | 3.7 (39人) | 3.8 (26人) | 3.4 (21人) |
兰州大学 | - | 3.5 (54人) | 2.9 (55人) | 3.3 (53人) | 2.7 (54人) |
天水师范学院 | - | 3.2 (85人) | 3.0 (96人) | 3.1 (80人) | 3.0 (83人) |
新疆艺术学院 | - | 3.0 (9人) | 2.8 (13人) | 3.0 (10人) | 2.4 (11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 | - | - | - | - |
平顶山学院 | 4.6 (193人) | 4.4 (340人) | 4.1 (351人) | 4.2 (338人) | 4.0 (328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4.6 (68人) | 4.0 (84人) | 3.8 (88人) | 3.8 (80人) | 3.4 (75人) |
西安培华学院 | 4.6 (114人) | 4.4 (237人) | 4.3 (266人) | 4.3 (231人) | 4.0 (224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西安财经大学 | - | 3.5 (19人) | 3.3 (23人) | 3.7 (18人) | 2.8 (17人)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 | 4.3 (8人) | 4.2 (13人) | 4.4 (10人) | 3.8 (8人) |
兰州文理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浙江传媒学院 | 4.4 (151人) | 3.9 (160人) | 3.8 (160人) | 3.8 (157人) | 3.5 (154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 | - | - | - | - |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九江学院 | 4.8 (8人) | 4.2 (61人) | 4.0 (63人) | 4.1 (62人) | 3.9 (61人)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 | 4.6 (7人) | 4.3 (9人) | 4.8 (6人) | 3.8 (5人)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 | - | - | - | - |
西安翻译学院 | - | 3.5 (30人) | 3.1 (37人) | 3.3 (29人) | 3.1 (29人) |
河北传媒学院 | - | 3.7 (31人) | 3.3 (42人) | 3.5 (32人) | 3.2 (30人)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 | - | - | - | - |
宁波财经学院 | - | - | - | - | - |
沈阳城市学院 | - | - | - | - | - |
昆明传媒学院 | - | 4.8 (30人) | 4.3 (38人) | 4.7 (30人) | 4.4 (28人) |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 - | 3.6 (19人) | 3.9 (20人) | 4.1 (19人) | 2.9 (19人)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 | - | - | - | - | - |
大连艺术学院 | - | - | - | - | - |
长春光华学院 | - | - | - | - | - |
吉林动画学院 | - | 4.4 (127人) | 4.4 (128人) | 4.3 (125人) | 4.1 (116人) |
重庆移通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 | - | - | - | - |
天津传媒学院 | - | 3.8 (17人) | 4.2 (32人) | 3.9 (17人) | 3.7 (15人)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 | 0.0 (0人) | 3.0 (2人) | 5.0 (1人) | 5.0 (1人) |
四川传媒学院 | 4.9 (42人) | 3.8 (38人) | 4.0 (43人) | 3.7 (38人) | 3.2 (37人)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 | 4.1 (22人) | 3.8 (20人) | 3.8 (20人) | 3.6 (20人) |
武汉传媒学院 | - | 0.0 (0人) | 4.0 (1人) | 4.0 (1人) | 1.0 (1人) |
南京传媒学院 | 4.8 (32人) | 3.9 (24人) | 3.6 (34人) | 4.0 (24人) | 2.9 (21人) |
燕京理工学院 | - | - | - | - | - |
辽宁传媒学院 | - | 0.0 (0人) | 1.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4.3 (76人) | 3.2 (73人) | 2.9 (79人) | 2.8 (70人) | 2.8 (69人) |
青岛电影学院 | 4.1 (35人) | 4.6 (65人) | 4.5 (64人) | 4.5 (63人) | 4.2 (52人)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 | 4.2 (26人) | 4.0 (36人) | 4.0 (22人) | 3.8 (22人) |
山西传媒学院 | - | 5.0 (3人) | 3.8 (6人) | 4.7 (3人) | 5.0 (3人)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