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Shanghai Theatre Academy,英文缩写:STA,简称:“上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艺术院校,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为世界戏剧院校联盟、ITI/UNESCO国际表演艺术高等院校联盟成员。
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创立。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系文化部直属高等专业艺术院校。2000年4月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并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成为学校附属学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和昌林路校区4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设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6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7个;在编教职工5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3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3056人。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6个本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
表演系(2) | 表演(喜剧) |
表演(戏剧影视) | |
创意学院(12) | 媒体创意 |
艺术设计(创意与设计) | |
艺术设计(创意与设计-视觉传达) | |
艺术设计(平面与室内设计) | |
艺术设计(游戏动画) | |
艺术设计(游戏动漫设计与制作) | |
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创意与管理) | |
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导演系(2) | |
戏剧影视导演 | |
电影学院(3) | |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作) | |
舞蹈学院(10) | 舞蹈表演1、舞蹈表演2、舞蹈表演3、舞蹈编导4 |
舞蹈表演(芭蕾舞) | |
舞蹈表演(古典舞) | |
舞蹈表演(国标舞) | |
舞蹈表演(民间舞) | |
舞蹈表演(中国舞) | |
表演(舞蹈音乐) | |
舞台美术系(10)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4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灯光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剧场管理)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化妆设计) | |
戏剧文学系(5) | 艺术教育(戏剧) |
戏剧影视文学(教育戏剧) | |
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 | |
戏剧影视文学 | |
戏曲学院(28) | 表演1、表演2、表演3、表演4 |
公共事业管理(群众文化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听觉艺术展示)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京昆唱腔与音乐设计)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频设计与制作)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剧戏曲音乐设计与制作) | |
表演(布袋木偶) | |
表演(京剧) | |
表演(京剧器乐) | |
表演(京昆器乐) | |
表演(京昆器乐与民乐) | |
表演(昆剧) | |
表演(昆剧音乐) | |
表演(民族器乐) | |
表演(木偶) | |
表演(木偶表演) | |
表演(木偶表演与造型) | |
表演(木偶皮影) | |
表演(木偶造型) | |
表演(提线木偶) | |
表演(戏曲表演) | |
表演(戏曲音乐) | |
表演(戏曲音乐剧) | |
表演(越剧) | |
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 | |
音乐剧表演艺术中心(1) | 表演(音乐剧) |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5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3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36.67%;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占比62.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占比17.4%。据2018年12月学院网站介绍,上海戏剧学院有教授45名。
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服装与化妆教研室(徐家华)、主持艺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洪林)、舞蹈教学创新教学团队(陈家年)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7个,戏剧与影视学入选上海市首批高峰Ⅰ类学科建设计划,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分别入选首批高原Ⅰ类、Ⅱ类学科建设计划。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音乐与舞蹈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包括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6个领域)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A类)、设计学(B类)
上海市高峰学科:戏剧与影视学(I类)
上海市高原学科:设计学(I类)、艺术学理论(II类)
上海市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截至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14门。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妆设计与创作体现、中国戏曲史
国家培训中心:国家昆曲表演人才培训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与上海市共建实验室:演播空间实验室、摄录制作基础教学实验室
市级精品课程:芭蕾女班足尖基本功训练、导演基础理论、电视纪录片创作、演播语言组织、电视文艺节目策划、导演元素练习、电影名片分析、多幕剧演出创作、电视剧写作、台词课、戏曲写作、形体技巧训练
市级重点课程:主持人语体艺术、导表演基础、电视导演理论与技巧、电视剧写作、影视音响制作基础
上海市级教学工作室:芭蕾舞精英教学工作室、中国舞教学工作室
“高雅艺术进校园”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上海大学生戏剧艺术实践基地、上海市大学生舞蹈艺术实践基地
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田沁鑫戏剧艺术工作室、谭元元国际芭蕾艺术工作室、刘青弋当代舞蹈研究工作室
上海高校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谭盾音乐艺术工作室、铃木忠志国际戏剧艺术工作室
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木偶皮影
上海戏剧学院教学获国家级奖: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09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上海戏剧学院级附属院校教学获上海市级奖:
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二等奖3项。
2017年上海市教育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1项;职业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合作)。
早在2012年,上戏就有一个“四团一厂”的构想。
“四团”中已挂牌的有青年舞蹈团、青年京昆剧团,还未挂牌的包括青年话剧团等。
“一厂”是实验电影制片厂。实验电影制片厂是立足探索创新,让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电影拍摄与制作之中。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7位。
截至2014年4月,上海戏剧学院有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3个、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1个。学院下属戏曲学院、电影学院、舞蹈学院还有国家培训中心3个,艺术工作室2个、国家与上海市共建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艺术创新工作室1个。
上海戏剧学院米亚(MIA)艺术中心,是国家文化部签署的“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七部委设立的“文化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成员、“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基地”,也是市教委第一批9个高校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中的数字影像科技艺术的平台。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戏剧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综合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市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表演艺术创新工作室、舞台美术创新工作室、舞蹈艺术创新工作室。
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实验室:电视视频音频实验室、计算机语音嗓音实验室,以及电视节目语体样态分析中心媒介传播内容评估体系实验室。
上海市重点艺术创新工作室:舞蹈艺术创新工作室。
艺术工作室:梅兰芳艺术工作室、谭鑫培艺术工作室。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米亚(MIA)艺术中心
2000年至2008年间,上海戏剧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98项,其中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学校获得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资助。
2010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选送的京剧《死水微澜》入选2010年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2010年11月,上海戏剧学院的音乐话剧《瞬间不是永远》在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荣获专业组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两项大奖。
2011至2015年期间,学院各类科研项目总计126个,其中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文化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项目。2015年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
戏剧博物馆
上海戏剧博物馆依托上海戏剧学院重点学科,由物理形态馆、数字资料馆和动态演示馆三部分组成。博物馆以大量收藏戏剧戏曲历史文献、艺术品与实物、演出资料,集中展示、记录、再现艺术家生平,策划多媒体戏剧动态展演等专题为主要工作内容,是以"一馆多区、形态综合、内容多元"为办博理念,集收藏、陈列、展出、教学、演出、参观、训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图书馆资源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共有藏书约21.8万册,期刊合订本2.8万册,订阅中外期刊700余种,较完整系统地保存了国内戏剧、电影、电视方面的专业期刊资料。
据2018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网站显示,学院图书馆共有藏书量为:平装书3万7千余种,5万余册;古籍线装书334种,1733册;馆藏戏曲声像资料逾3000种。
学术期刊
《戏剧艺术》是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设有戏剧理论与批评、中国戏曲史论、中国话剧史论、表导演艺术研究、剧场演艺研究、戏剧教育研究、比较戏剧与跨文化戏剧研究、国外戏剧思潮、外国戏剧史论、剧本译介等栏目。
《艺术管理》是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中国国内第一份专门研究艺术领域管理议题的综合性双语类学术刊物。该刊聚焦各类艺术机构和文化企业的战略运营和持续发展,关注艺术管理领域政府咨询、行业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进展,跟踪整个艺术管理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跨界与融合。
2008年3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简称:国际剧协)亚太戏剧教育中心在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中心将常驻上海戏剧学院。中心成立后,将推动亚太地区各戏剧院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专业论坛、启动区域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计划等。
2015年4月,学院与国际剧协加强合作,从拓展艺术人才国际视野的高度,联合举办各类国际文化艺术活动。
2016年学院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国际舞蹈日”活动,把中国舞蹈更好地传播到世界。
据2018年12月学院网站显示,上海戏剧学院与56所外国戏剧院校及多家国际机构、团体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校还依托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冬季学院、夏季学校和跨文化交流学全日制英语硕士专业等常态项目,开展国际交流。
学院经常聘请国际专家来校讲学、排戏,学院的专业教师也经常受聘到国外讲学访问,共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来校留学、研修。学校的演出团、教学小组也先后赴新加坡、日本、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罗马尼亚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演出,交流教学实践。学校先后主办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国际小剧场戏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