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Beijing Dancing Academy)简称“北舞”,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路1号。
学校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9月6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1998年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本科教学评估,1999年被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同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于1999年招收首批“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
根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86亩,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5个,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
根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5个。
培养院系 | 专业 | |
---|---|---|
/ | 中国古典舞系 | 舞蹈表演(中国古典舞) |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 舞蹈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 | |
芭蕾舞系 | 舞蹈表演(芭蕾舞) | |
国际标准舞系 | 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 | |
音乐剧系 | 舞蹈表演(音乐剧) | |
创意学院 | 编导系 | 舞蹈编导(编导) |
现代舞系 | 舞蹈编导(现代舞) | |
艺术设计系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服装与化装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灯光设计) | ||
人文学院 | 舞蹈学系 | 舞蹈学(舞蹈史论) |
舞蹈学(舞蹈科学) | ||
艺术传播系 | 艺术管理 | |
教育学院 | / | 舞蹈教育(中国古典舞) |
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 |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在第四次评估结果中排名A-。
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舞蹈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艺术学 |
国家级 | 省级 |
---|---|
舞蹈表演 | 舞蹈学 |
舞蹈编导 |
专业 | 学科排名 |
---|---|
舞蹈学 | A- |
音乐与舞蹈学 | A- |
据202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 5 万余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余名。
所属学院 | 姓名 | 职位 | 所获成就 |
---|---|---|---|
教育学院 | 张文海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主讲教师 |
庞丹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 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
张欣 | 副教授、二级导演 |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 胡淮北 | 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编导 | 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
质量工程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有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大剧院 |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民族民间舞蹈 |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舞蹈学 |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北京舞蹈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舞蹈学院服装打版间 |
序号 | 课程名称 | 级别 | 获评年份 |
---|---|---|---|
1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国家级 | 2010 |
2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北京市市级 | 2006 |
3 |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 | 北京市市级 | 2007 |
4 | 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 | 北京市市级 | 2008 |
5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 北京市市级 | 2010 |
合作交流
交流类型 | 交流时间 | 交流内容 |
---|---|---|
学术交流 | 2016年5月8日至14日 | “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5月12日,出席论坛的各国艺术家、艺术机构代表约80人到访北京舞蹈学院。 |
2016年10月 | 举办“国际芭蕾教育研讨会” | |
2018年8月 | 代表中国首次参加“葡萄牙法鲁国际民间艺术节” | |
2019年6月 | 加入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 | |
2020年11月 | 举办BDA舞蹈论坛 | |
2022年9月 | 受邀参加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教育服务专题展示 | |
2023年6月 | 惠彤副院长带领人文学院教师赴西安高校开展专题调研 | |
教学交流 | 2017年10月 | 新西兰尤尼泰克理工学院副校长率团访问我校 |
2019年7月 | 举办2019英国伦敦大学金斯密斯舞蹈与表演孔子学院夏令营 | |
2019年10月 | 英国罗汉普顿大学代表团来访 | |
2022年10月25日 |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校长助理、校长发展中心主任、俄中学院院长阿廖娜·列奥尼达耶夫娜女士在欧亚国际协会会长冯耀武陪同下访问学院。 |
根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12个。
类别 | 名称 |
---|---|
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
校级研究基地(12个) | 中国舞蹈研创中心、中国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敦煌舞蹈文化研究中心、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芭蕾舞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研创中心、中国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舞蹈考级与教材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舞蹈研究中心、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根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十三五”期间获得教职工出版著作125项,发表论文743项。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校级科研项目311项,取得803项学术成果。2016-2017年间获得国家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校级科研项目66项。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
慕羽 | 《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苏娅 |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 |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吕艺生 | 《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肖苏华 | 《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刘建 | 《舞蹈身体语言学》 | 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 2015年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
京津冀表演艺术团体运营现状与协同发展研究 | 马明 | 青年项目 |
唐代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研究 | 赵乔 | 青年项目 |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
苏娅 | 《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 | 二零一六年度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 | 2016年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共收藏图书、期刊等文献30余万份,其中舞蹈专业资料占半数以上,同时还建有内容丰富的舞蹈资源库,是中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类专业图书馆。
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目前全国唯一的舞蹈学术期刊,现为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2004年起,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目录中唯一舞蹈类学术期刊。
时间 | 名称 |
---|---|
2020年9月17日 | 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民族民间舞蹈 |
2020年12月 | 我院《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三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
2022年12月 | 学院连续两年获评“北京高校党内统计工作全优单位” |
2023年5月 | 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
2023年7月 | 学院荣获第27届“维托莎”国际民俗艺术节比赛最高荣誉 |
2023年11月 | 学院向国际院校代表授予“戴爱莲国际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