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BFSU”),简称“北外”,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由国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京港大学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入选“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肇始于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历经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外事学校等主要阶段,1949年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学校;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1年11月,获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中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199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学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下设30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21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8个;在职在编教职工1300余人,本科在校生5700余人,研究生3900余人,国际学生1300余人。图书馆藏有纸质中外文图书近15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16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081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下设30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21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 | 开设专业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英语(A+) | 翻译(外交外事高级翻译)(A+)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 俄语(A+) | 乌克兰语(复合俄语)(A+) |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 阿尔巴尼亚语 | 爱沙尼亚语 |
保加利亚语(A+) | 冰岛语 | |
波兰语(A+) | 丹麦语 | |
芬兰语 | 荷兰语 | |
捷克语(A+) | 克罗地亚语 | |
拉丁语 | 拉脱维亚语 | |
立陶宛语 | 卢森堡语 | |
罗马尼亚语(A+) | 马耳他语 | |
马其顿语(A+) | 挪威语 | |
瑞典语 | 塞尔维亚语(A+) | |
斯洛伐克语 | 斯洛文尼亚语 | |
希腊语(A+) | 匈牙利语(A+) | |
意大利语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 德语(A+)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 法语(A+)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 西班牙语 | 葡萄牙语 |
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合学士学位)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 日语(A+)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 | 阿拉伯语(A+)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 斯瓦希里语(A+) | 阿姆哈拉语 |
豪萨语 | 马达加斯加语 | |
祖鲁语 | 茨瓦纳语 | |
卢旺达语 | 绍纳语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 | 柬埔寨语(A+) | 老挝语(A+) |
马来语(A+) | 印度尼西亚语(A+) | |
越南语(A+) | 缅甸语(A+) | |
泰语 | 菲律宾语(A+) | |
爪哇语 | 德顿语 | |
僧伽罗语(A+) | 印地语 | |
乌尔都语(A+) | 孟加拉语(A+) | |
泰米尔语 | 梵语 | |
巴利语 | 尼泊尔语(A+) | |
迪维希语 | 普什图语 | |
旁遮普语 | 土耳其语(A+) | |
波斯语 | 希伯来语(A+) | |
阿塞拜疆语 | 亚美尼亚语 | |
格鲁吉亚语 | 库尔德语 | |
达里语 | 朝鲜语 | |
蒙古语(A+)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分析)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 | |
国际商务 | 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与创新) | |
英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联培) | 英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联培) | |
国际商务(德语与德语国家研究) | 金融学(俄语与俄语国家研究)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外交学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 | 英语(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 世界史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A+) |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 |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 | —— | |
括号内为2024软科专业排名 |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00余人,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籍教师近200人;学校外国专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及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四个一批”人才等师资。
类别 | 名称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 | 伊莎白·柯鲁克 |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李雪涛 |
阿尔巴尼亚科学院荣誉院士、阿尔巴尼亚国家贡献勋章获得者 | 柯静 |
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荣誉会士 | 文秋芳 |
2022年爱尔兰“总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 陈丽 |
王展鹏 |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 | 孙有中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彭龙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杨鲁新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张继红 |
全国优秀教师 | 陈琳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 张莲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何伟 |
马会娟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高彬 |
林正军 | |
刘琛 | |
张威 | |
戴桂菊 |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
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团队 |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8个。
类别 | 学科 |
---|---|
国家重点学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文学 |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日语语言文学(培育) |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外国语言文学 |
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 | 外语教育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外国语言文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外国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
新闻传播学 | |
法学 | |
政治学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应用经济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工商管理 | |
教育学 | |
世界史 |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 翻译 |
汉语国际教育 | |
国际商务 | |
金融 | |
新闻与传播 | |
法律 | |
会计 | |
工商管理 |
教学建设
培养模式
1.跨校选修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加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跨校选课,三校共计开放百余门优质课程,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学术交流。
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理工大学开放互选部分通识选修课程,秋季学期四校面向北京外国语大学共计开放58门课程,234个名额。
2.辅修、双学位(双专业)培养
学校秉承“外特精通”办学理念,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打造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致力于培养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引领者,鼓励学生在第3-8学期进行跨学科或跨专业自主辅修,接受相关的基础理论课和方法论课程的学术训练,学校开设英语、外交学、法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十个专业方向的辅修课程,满足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本科生在完成第一学年主修专业规定学分且成绩优良者(无不及格课程,各门课程平均分在70分以上)可申请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经批准从第三学期开始修读。修读辅修、双学(双专)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按照辅修、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修满学分且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者,可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辅修、双学位(双专业)证书”。
3.卓越本科生平台
2023年,学校启动建设“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平台”,首届面向全校招收45名本科生进入平台学习。在全校遴选有志向在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领域发展的优秀学生,旨在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端复语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卓越平台分为语言沟通、文化理解、通晓规则、知行合一四大板块,以外语强化(英语+法语)+学业实践双导师制+高端研讨课+优学研学计划+荣誉证书+择优推免为培养特色。
质量工程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中国覆盖面最大非通用语建设基地,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金融学、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语、希腊语、孟加拉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挪威语、丹麦语、拉丁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汉语言文学、波斯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捷克语、瑞典语、会计学、法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语、日语、朝鲜语、马来语、僧伽罗语、泰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翻译、新闻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金融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印地语、斯洛伐克语、希腊语、芬兰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菲律宾语、蒙古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尼泊尔语、克罗地亚语、冰岛语、祖鲁语、阿姆哈拉语、亚美尼亚语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类别 |
---|---|---|
线上课程 | 翟峥 | 大众传媒与媒介素养 |
线上课程 | 王文丽 | 西方儿童文学与文化 |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 李莉文 | 综合英语 |
线下课程 | 叶良英 | 阿拉伯语经典导读 |
线下课程 | 张威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翻译研究) |
线下课程 | 刘素梅 | 基础俄语 |
线下课程 | 李书红 | 中级法语精读1 |
线下课程 | 杨莉芳 | 英语精读1:语言与文化 |
线下课程 | 张莲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语言相关研究) |
线下课程 | 姜飞 | 文化的边界 |
线上课程 | 傅绍梅、单志斌 | 零起点法语入门 |
线上课程 | 蓝纯 | 语言学概论 |
线上课程 | 孙有中、金利民、张莲、蓝纯、王艳、夏登山 | 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多项教学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类别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多语种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北外模式 | 一等奖 |
新时代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
服务国际传播战略的多语种拔尖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多语种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北外模式 | 特等奖 |
多语种慕课体系构建:“建-用-评-研”一体的外语教学模式创新 | 一等奖 | |
服务国际传播战略的多语种拔尖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
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 | 一等奖 | |
新时代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
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北京外国语大学十年探索与成果 | 二等奖 | |
创建跨院多语种卓越团队探索教师素质提升新路径 | 二等奖 |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多语实践育人模式 | 二等奖 |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 《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 | 重点项目 |
《理解当代中国:法语读写教程》 | 一般项目 | |
《跨文化国际传播英语教材(数字教材)》 | 一般项目 | |
《理解当代中国:阿拉伯语读写教程》 | 一般项目 |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在亚、欧、美18个国家建设有23所孔子学院及独立孔子课堂,其中7所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按照揭牌时间先后,孔子学院(课堂)为: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法国ESCP欧洲商务孔子学院、美国玛利诺学校孔子课堂、英国开放大学网络孔子学院。
校企合作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世界上84个国家和地区的299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与美国布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地区 | 国家 | 合作院校 | |
---|---|---|---|
北美洲 | 加拿大 | 多伦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 | |
美国 | 耶鲁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布朗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
南美洲 | 阿根廷 | 阿根廷天主教大学、科尔多瓦国立大学 | |
巴西 | 圣保罗大学、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 | ||
哥伦比亚 |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 | - | |
墨西哥 |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 墨西哥学院 | |
智利 | 智利天主教宗座大学 | 瓦尔帕莱索宗座天主教大学 | |
秘鲁 | 利马大学 | 圣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大学 | |
乌拉圭 | 乌拉圭大学 | - | |
古巴 | 哈瓦那大学 | - | |
大洋洲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悉尼科技大学 |
阿德雷德大学 | 纽卡斯尔大学 | ||
新西兰 | 奥克兰大学 |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 |
欧洲 | 阿尔巴尼亚 | 地拉那大学 | 发罗拉大学 |
爱尔兰 | 圣三一大学 | 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 | |
爱沙尼亚 | 塔林大学 | - | |
奥地利 | 维也纳大学 | 萨尔茨堡大学 | |
白俄罗斯 |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 | 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 |
保加利亚 | 索非亚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大学 | 布拉果耶夫格勒西南大学 |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 东萨拉热窝大学 | - | |
比利时 | 鲁汶天主教大学 | 卢万天主教大学 | |
根特大学 |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 ||
塞浦路斯 | 塞浦路斯大学 | - | |
冰岛 | 冰岛大学 | - | |
波兰 | 雅盖隆大学 | 华沙大学 | |
丹麦 | 奥胡斯大学 | 南丹麦大学 | |
德国 | 海德堡大学 | 哥廷根大学 | |
俄罗斯 |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 |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 ||
法国 | 巴黎索邦大学 | 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 | |
巴黎政治学院 | SKEMA商学院 | ||
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 |||
芬兰 | 赫尔辛基大学 | 于韦斯屈莱大学 | |
荷兰 | 莱顿大学 | 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 | |
捷克 |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 | 帕拉茨基大学 | |
克罗地亚 | 萨格勒布大学 | - | |
拉脱维亚 | 拉脱维亚大学 | - | |
立陶宛 | 维尔纽斯大学 | 维陶塔斯·马格纳斯大学 |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大学 | 亚历山大·伊安·库萨大学 | |
马耳他 | 马耳他大学 | - | |
摩尔多瓦 | 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 | - | |
挪威 | 奥斯陆大学 | 卑尔根大学 | |
葡萄牙 | 科英布拉大学 | 里斯本大学 | |
斯洛伐克 | 康斯坦丁尼特拉哲学大学 | - | |
瑞典 | 隆德大学 | - | |
瑞士 | 日内瓦大学 | 弗里堡大学 | |
塞尔维亚 | 贝尔格莱德大学 | - | |
斯洛文尼亚 | 卢布尔雅那大学 | - | |
乌克兰 | 利沃夫伊万·弗兰科国立大学 | 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 |
西班牙 | 巴塞罗那大学 | - | |
马德里自治大学 | |||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 |||
希腊 | 雅典大学 | 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 | |
匈牙利 | 罗兰大学 | 佩奇大学 | |
意大利 | 罗马智慧大学 | 那不勒斯东方大学 | |
英国 | 剑桥大学 | 谢菲尔德大学 | |
爱丁堡大学 | 诺丁汉大学 | ||
布里斯托大学 |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 ||
伯明翰大学 | 兰卡斯特大学 | ||
利兹大学 | 纽卡斯尔大学 | ||
亚洲 | 韩国 | 汉阳大学 | 梨花女子大学 |
韩国外国语大学 | 庆熙大学 | ||
日本 | 早稻田大学 | 神户大学 | |
庆应义塾大学 | 冈山大学 | ||
广岛大学 | 御茶水女子大学 | ||
缅甸 | 仰光大学 | 仰光外国语大学 | |
越南 |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所属汉喃研究院 |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会与人文科学大学 | |
柬埔寨 | 金边皇家大学 |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 | |
老挝 | 老挝国立大学 | - | |
泰国 | 皇太后大学 | 清迈皇家大学 | |
马来西亚 | 马来亚大学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 |
菲律宾 | 雅典耀大学 | 菲律宾理工大学 | |
印度尼西亚 | 卡查玛达大学 | 日惹国立大学 | |
印度 | 中央古吉拉特大学 | 圣雄甘地国际印地语大学 | |
巴基斯坦 | 拉合尔政府学院 | - | |
斯里兰卡 | 科伦坡大学 | 凯拉尼亚大学 | |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大学 | 安卡拉大学 | |
沙特阿拉伯 | 知识交流研究中心 | 纳比格知识研究中心 | |
伊朗 | 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 | 伊朗师范大学 | |
阿联酋 | 扎耶德大学 | - | |
以色列 | 希伯来大学 | 特拉维夫大学 | |
阿富汗 | 喀布尔大学 | - | |
阿塞拜疆 | 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 | 巴库国立大学 | |
亚美尼亚 | 埃里温布留索夫国立语言与社科大学 | - | |
哈萨克斯坦 | 阿里-法拉比国立民族大学 | 阿斯塔纳国际大学 | |
吉尔吉斯斯坦 | 吉尔吉斯茹斯坦苏普·巴拉萨恩国立大学 | - | |
乌兹别克斯坦 | 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 | 撒马尔罕国家外语学院 | |
塔吉克斯坦 | 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 | - | |
蒙古 | 蒙古国立大学 | - | |
非洲 | 埃及 | 艾因夏姆斯大学 | - |
摩洛哥 | 穆罕默德五世大学 | - | |
南非 | 约翰内斯堡大学 | 夸祖鲁-纳塔尔大学 | |
埃塞俄比亚 | 埃塞俄比亚行政大学 | 亚德斯亚贝巴大学 | |
卢旺达 | 卢旺达大学 | - | |
尼日利亚 | 巴耶鲁大学 | 奥斯曼·丹福迪奥大学 | |
肯尼亚 | 肯雅塔大学 | - | |
科摩罗 | 科摩罗大学 | - | |
坦桑尼亚 | 桑给巴尔国立大学 | - | |
马达加斯加 | 塔那那利佛大学 | - | |
截至2022年3月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52个,包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以及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7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3个。
类别 | 机构名称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中心 |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 中东欧研究中心 |
日本研究中心 | |
英国研究中心 |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
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恩想研究中心 | |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 |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
CTTI来源智库 |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 |
中东欧研究中心 | |
日本研究中心 |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
海湾阿拉伯国家研究中心 | |
英国研究中心 | |
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
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 | |
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 | |
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 |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 |
丝绸之路研究院 | |
立法比较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2024年度,学校14项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3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类别 | 名称 |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语篇推理认知机制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国家翻译能力理论体系建构与国别比较研究 | |
后发展国家民主机制的发展研究 | |
中国三语者创造性思维发展研究 | |
大学生英语口头叙事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 |
16-18世纪“四书”拉丁文译述及接受研究 | |
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中国文献解题》译注与研究 | |
“语态-情态”视域下的中日外交话语对比研究 | |
语言安全视域下大语言模型的价值观生成机制和风险应对研究 | |
印度本土语言左翼文学思潮研究 | |
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主流化进程及对中欧关系影响研究 | |
国家能力、推送模式与国际组织的国家代表性研究 | |
东南亚国家政治现代化路径的比较研究 | |
北美传播理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 | |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 会计信息形式质量与资本市场效率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提升方法研究 | |
开放场景下认知启发的遥感影像盲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 |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 |
大数据视野下的外语及外语学习研究 | |
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 |
基于文字学、语法学与语言学理论的新型初级汉外教学辞典的研编 | |
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
欧洲转型国家语言政策研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问题 |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著作论文奖 一等奖 | 《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著作论文奖 二等奖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著作论文奖 三等奖 | 《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青年成果奖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 |
2023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一等奖 | 智能英语发音助手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近157万册、电子图书216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081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截至2018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中、英、法、俄、德、西、日、阿等107个语种。
学术期刊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种CSSCI来源刊物,《国际汉学》《中国俄语教学》等2种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出版其他中文学术期刊7种;主办ESCI英语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及其他多语种期刊共12种,覆盖英、法、西、阿、俄、德、葡等7个语种。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创办于1957年,为双月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外语类学术期刊,设有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翻译研究、书刊评介等栏目。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名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LLBA收录期刊和“2018最受学界欢迎的20种学术期刊(人文学科类)”,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创办于1980年,为双月刊,是中国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刊物之一,主要栏目包括评论、理论、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等。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和“2018最受学界欢迎的20种学术期刊(人文学科类)”。
《国际论坛》
《国际论坛》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为双月刊。期刊内容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国外交、世界经济、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方面内容。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为季刊,期刊主要栏目包括热点聚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外语课程与教学资源、外语教育政策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外语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外语教材、外语评测、“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书评、学术动态等。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全文收录,为CSSCI源期刊和“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核心期刊。
《国际汉学》
《国际汉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由学者任继愈先生于1995年创办的,致力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正式专业期刊,为双月刊。常设栏目主要有汉学一家言、学术访谈录、早期西方汉学、汉学家专页、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经典在海外、世界的中国形象、域外汉语研究、国别汉学研究、文献研究、书评与书介等。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工作处共同承办的期刊,为季刊。期刊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专家主题论坛、专业建设研究、教师培养发展、中文教学研究、学习者研究、学术研究新论、二语习得研究、中文测评研究、海外教学动态、国际中文传播、新媒体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研究、综评/综述等。期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学术期刊,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单位刊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和“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区域国别学刊》
《区域国别学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聚焦区域国别研究与全球发展的学术性刊物,为双月刊。期刊以“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办刊导向,旨在向中国内外学术界介绍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和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数据库收录,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入库期刊。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创刊于2019年,为季刊。期刊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欧亚内陆国家和地区(包括斯拉夫国家、外高加索、中亚国家、西亚和南亚地区国家等)的人文研究为主要方向,主要刊发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教育、国情、语言、媒体、民族心理等研究领域的成果。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入库期刊。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创刊于1980年,原名《法语学习》,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主办、以法语国家和地区研究为核心的中法文学术期刊,为季刊。期刊主要以法语国家与地区为研究对象,涉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不仅包括区域研究的传统研究领域,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等,也涵盖法语语言与教学、文学、翻译等领域的研究与思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数据库收录,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入库期刊。
《德语人文研究》
《德语人文研究》创刊于1979年,原名《德语学习》,2013年改版为学术研究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出版时间为6月、12月。语言以中文为主,适当刊登德文论文。主要栏目包括文学思索、语言研究、教学探讨、文化阐释、人文纵横、书评等。期刊被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录,“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10年 | 北京市2009年度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
2010年 | 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
2010年 | 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
2011年5月 | 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2年3月 | 2011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
2014年1月 | 2013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
2015年9月 | 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
2019年4月 | 2018年国家节能宣传“最佳节能风尚奖” |
2020年1月 | “第六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 |
2020年11月 | 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
2020年12月 | 2018-2019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 |
2022年1月 |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入选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候选名单 |
2022年4月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
2022年9月 | 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