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公安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犯罪学主要研究各种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减少犯罪的方法。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等途径,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犯罪学、侦查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执法和管理技能,具有在公安保卫部门从事犯罪预防、犯罪分析与预测及罪犯矫治等业务工作和在检察、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类别:公安学类
中文名称:犯罪学
外文名称:Criminology
专业代码:030611(030611TK)
修学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开展违法犯罪矫治矫正、群众工作及犯罪预防、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公安派出所从事社区矫正、犯罪预防、纠纷调解等工作,在公安监管场所从事违法犯罪人员的矫治矫正工作,在公安政工部门从事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以及在其他政法机关从事相关工作。
发展历程
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青少年犯罪异常突出,且其犯罪率急剧上升,最高占到了整个犯罪的70%。在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基础上,以一般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犯罪学学科在中国逐渐形成。
1992年4月27日,中国犯罪学会成立,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犯罪学专业代码由030512S更改为030611TK。
培养目标
犯罪学专业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能够按照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要求,系统掌握犯罪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犯罪学专业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在公安机关从事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公安队伍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公安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学年限为4年。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环节且考核合格,达到总学分要求,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素质方面
(1)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熟悉党和中国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政法、公安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3)具有令行禁止、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警察职业精神,牢固树立群众意识,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适应公安工作要求的专业素质和实战意识,保密意识强;
(4)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5)具有适应公安实战工作需要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达到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等有关要求。
知识方面
(1)系统掌握犯罪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精通犯罪学专业相关的公安业务知识,掌握公安学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专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和行业规范,熟悉公安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了解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
(3)知识结构合理,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知识。
能力方面
(1)具备运用犯罪学专业的理论、方法,分析和处理相关公安实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2)具备一定的公安实战技能,掌握人身防护、应急救护基本技能,能够依法规范使用武器警械;
(3)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网上办公、办案;
(5)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及公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调查研究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阅读和应用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该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理论课程包括通识类课程和公安业务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训、实习、创新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公安业务类课程学分占理论课程学分的比例不低于6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5%,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
理论课程
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等构成,并加强党建理论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安全保密教育。在执行中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犯罪学专业根据综合素质培养需要,自主增设相关课程。
公安基础课程
公安基础课程是为培养公安专业人才的职业索养和能力而设置的必修课程,由法律课程、公安理论与警察素养课程、公安实战技能课程等构成。
(1)法律课程:涵盖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证据法等知识和技能单元;
(2)公安理论与警察素养课程:涵盖公安学基础、公安技术基础、公安群众工作、警察公共关系、犯罪学、警务心理学、公文写作、司法文书制作、公安信息化基础等知识和技能单元;
(3)公安实战技能课程:涵盖警察防卫控制、武器警械使用、警务战术、现场急救、机动车驾驶等知识和技能单元。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根据犯罪学专业应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犯罪学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而设置的必修课程。犯罪学专业在设置治安学(非治安学专业)、侦查学(非侦查学专业)、公安情报学(非公安情报学专业)、公安管理学(非公安管理学专业)等课程的基础上,用绕犯罪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公安实战需要,自主增设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犯罪学专业课程应涵盖犯罪学原理、比较犯罪学、犯罪预防、犯罪心理学、犯罪被害人学、刑事政策学、犯罪评估导论等知识和技能单元。
实践教学
该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围绕犯罪学专业核心能力、公安实战基本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实训、实习、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校局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各环节纳人学业考评。
实训
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模拟公安工作的实际环境、业务内容和技术应用等,运用互动式、研讨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深度参与、师生充分互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
实训教学应具有完整的实训大纲、教学指导用书及考核标准等。有公安实战部门的相关人员和教官参于教学活动。
实习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在兼职教官指导下进行,时间不少于20周。犯罪学专业应制定实习见习管理办法,具备完整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反映学生实习过程的记录档案。学生按规范填写实习记录和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作业。
创新训练
主要包括学生选修创新训练课程、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独立主持研究课题或创新实验、发表学术成果、进行科技制作与发明、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参加学术讲座和实战研讨等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社会实践
主要包括学生参加社区单位安防、大型活动安保、法律咨询援助、社会调查、社会见习、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三助”(助教、助研、助管)活动、公益劳动等。
毕业论文
(1)选题要求:符合犯罪学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鼓励学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综合反映犯罪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符合犯罪学学科的理论发展;注重与公安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应恰当明确,难易度适中;毕业论文原则上应一人一题。
(2)内容要求:主要包括选题论证、文献资料综述、论文撰写、答辩评审等环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论文格式符合《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中国国家标准。
(3)指导要求:犯罪学专业应为学生指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犯罪学专业具有讲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公安实战部门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8人。指导工作应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制订各阶段的指导计划。
(4)管理要求: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具有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制度。开题报告、指导过程记录、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等相关材料齐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0周。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犯罪学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公共管理、公安学、刑法学、法律(非法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犯罪预防、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工作,在公安监管场所从事违法犯罪人员的矫治矫正工作和在其他政法机关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相近专业
治安学、边防管理、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技术侦查学、海警执法、公安政治工作、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反恐警务、消防政治工作、铁路警务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 | 4.8 (59人) | 4.7 (67人) | 4.8 (51人) | 4.6 (48人) |
辽宁警察学院 | 5.0 (5人) | 5.0 (1人) | 4.0 (3人) | 5.0 (1人) | 5.0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