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_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4-09-30
来源:52艺考网

信息与计算科学(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数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jpg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类别:数学类

中文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外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专业代码:070102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运筹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专业合并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70102,属数学类专业。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70102,属数学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由信息科学、科学计算、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训练,能解决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处理和计算问题;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数学模型建模、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的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和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素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能够在数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总学分为130~170学分。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2、专业方面

2.1、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2、具备数学研究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3、了解数学的历史概况和广泛应用,以及当代数学的新进展。

2.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5、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掌握1门外语。

2.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以及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构成。选修课程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与特色自主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少于除通识课以外总学分的60%。

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学分不少于除通识课以外总学分的20%。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除教育部和各高校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建议还应包含大学物理(含实验)等。

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核心知识领域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随机数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信息科学等。

2、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

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各高校须从以下2组课程中至少选取6门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其中每组课程不少于2门:

A组: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偏微分方程、数学建模。

B组: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分析、控制论基础、运筹学。

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可报考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应用统计、数学、计算数学、统计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技术、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电力系统从事信息、计算、规划、调度、预测、管理、软件开发及科研等方面工作。


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南开大学
----
----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
----
重庆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大学
河北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石家庄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
----
河南
郑州大学
新乡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黄淮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商丘学院
----
----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泰山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潍坊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海洋大学
齐鲁理工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
山西
吕梁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运城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
安徽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合肥学院
巢湖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江西
宜春学院
井冈山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江苏
东南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苏州城市学院
无锡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南大学
宿迁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
----
----
浙江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丽水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
----
----
湖南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工学院
邵阳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怀化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湘南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东
东莞理工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深圳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韶关学院
嘉应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广西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
----
----
云南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普洱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
四川
西华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大学
内江师范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攀枝花学院
宜宾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陕西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航空学院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青海
青海民族大学
----
----
----
宁夏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
----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
----
吉林
吉林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渤海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大连民族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
新疆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内蒙
河套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
----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陇东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




专业解析


什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与实验和理论并列的科学研究的第三手段。为了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高等教育提出地新要求,教育部在1998年对数学专业设置进行了新的分类,将原来数学的二级学科重新进行了组合,将传统的“计算数学”“数学软件”“运筹学”“信息论”“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合并,设置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如果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比喻成一个美女的话,那么数学是她的灵魂,计算机科学是她的骨骼血肉,而实际应用则是她的颜值。”正如这句话所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是由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渗透而成的数学类理科专业。它还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桥梁。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什么


专业学习不仅包括计算数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涉及计算机科学操作技能相关的课程。如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既有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运筹学、离散数学等计算数学相关课程,还有计算机科学课程,包括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密码学、数据结构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很容易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工程专业混淆。实际从课程设置来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并重的学科,稍微偏向计算机专业,属于软件技术领域中偏于基础的部分,重点在于对计算理论和算法的研究。而计算机专业则是侧重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信息工程专业是侧重信号处理等。


研究“信息技术+计算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主要研究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理论,解决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计算问题。一般包括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两个方向,一是以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与方向一相反。如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所下设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主,数学为辅的研究方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数值分析和软件开发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师谢冬秀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数学和编程,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的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何国良教授说:“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且具有较强的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能熟练运用数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和信息科学领域中的工程问题的能力。”


报考指南


开设院校多,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目前,全国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院校约有600余所,以工科招生院校为主,部分综合类、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

据何国良教授介绍:“各个学校的基础课程相似,在毕业生定位及具体研究方向等方面有所不同。一些学校毕业生主要考虑就业,所以实践类课程开设较多,另一类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继续深造,理论课程就要求较高。由于该专业和实际应用、学校的师资构成、优势资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各个学校在计算数学的具体方向又有所不同。比如有些院校侧重计算几何、有些侧重数值代数、有些侧重流体力学、有些侧重微分方程计算等。”


多按大类招生,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国内本科高校该专业多按大类招生,招生大类包括理科试验班类、数学类等。如北京理工大学设置理学与材料菁英班下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方向;电子科技大学近几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按照数学大类招生,通过大二年级专业分流,学生被划分到不同的专业后,将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另外,该专业一般只招理工类考生,高考改革省市须注意招生高校选考科目要求。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把信息与计算科学设为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一,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按数学类大类招生。


热爱数学 且对编程感兴趣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需要学生热爱思考,喜欢数学,特别是对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感兴趣。同时,这个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数学理论、数值分析、算法编程和信息数据处理都有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类专业,热爱数学是最重要的要求,毕竟这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数学理论和知识为主的,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课程则是计算机相关课程,而学好数学对于学好算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打好数学基础是学习本专业的必然要求。

尽管该专业是数学类专业,但要学习计算机课程一点也不少,开设的课程中包含很多计算机相关课程,比如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编码理论等。学好编程和软件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也十分有帮助。


阅读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