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川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艺术”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随后历经“四川省立音乐实验学校”、“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音乐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武侯校区(本部)和新都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下设26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在校生规模16000余人,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52人。学校本科层次有艺术学、管理学、工学三个学科门类,8个专业类、29个本科专业(126个专业方向)。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根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招生处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本科层次有艺术学、管理学、工学三个学科门类,8个专业类、29个本科专业(126个专业方向)。
(一)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各专业教学单位 | 专业名称 | 招考方向 | 学费(元/年) | 学制 | 就读地点 |
作曲系 | 作曲、视唱练耳、指挥 | 12000 | 五年 | 武侯校区 (成都市武侯区新生路6号) | |
钢琴系 | 钢琴、钢琴伴奏 | 12000 | 四年 | ||
手风琴电子 键盘系 | 手风琴、电子管风琴(原双排键电子琴)、电子钢琴 | ||||
管弦系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木笛、竖琴 | ||||
民乐系 | 琵琶、扬琴、柳琴、古筝、古琴、阮、笙、唢呐、竹笛、二胡、大提琴、箜篌 | ||||
现代器乐系 | 打击乐(含民族、西洋打击乐)、古典萨克斯管、古典吉他 | ||||
声乐系 | 声乐(美声唱法) | ||||
民族声乐系 | 声乐(民族唱法) | ||||
歌剧合唱系 | 歌剧表演 | ||||
音乐教育学院 | 管乐与乐队训练 | ||||
音乐学 | 音乐治疗、音乐新闻与评论 | 9600 | |||
音乐学系 | 音乐学理论、音乐学史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史) | ||||
流行音乐学院 | 声乐(流行演唱、爵士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架子鼓、流行键盘、电吉他、电贝司、民谣吉他、流行萨克斯管)、爵士器乐(爵士大贝司、爵士鼓、爵士吉他、爵士萨克斯、爵士钢琴、爵士长号、爵士小号)、现代音乐制作 | 12000 | 新都校区 (成都市新都区蜀龙路620号) | ||
戏剧学院 | 音乐剧 | ||||
舞蹈学院 | 舞蹈编导 | 舞蹈编导 | |||
舞蹈学 | 舞蹈学、舞蹈教育、舞蹈治疗 | ||||
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国际标准舞 | |||||
流行音乐学院 | 现代舞 |
教学单位 | 专业名称 | 学费(元/年) | 学制 | 就读地点 |
成都美术学院 | 动画 | 9600 | 四年 | 新都校区 (成都市新都区蜀龙路620号) |
戏剧学院 | 表演 | 12000 | ||
国际演艺学院 | 9600 | |||
传媒学院 | ||||
传媒学院 | 12000 | |||
国际演艺学院 | ||||
戏剧学院 | ||||
传媒学院 |
教学单位 | 专业名称 | 学费(元/年) | 学制 | 就读地点 |
成都美术学院 | 12000 | 五年 | 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蜀龙路620号) | |
绘画 | 四年 | |||
国际演艺学院 |
教学单位 | 专业名称 | 学费(元/年) | 学制 | 就读地点 |
成都美术学院 | 7200 | 四年 | 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蜀龙路620号) | |
公共艺术 | ||||
艺术与科技 |
教学单位 | 专业名称 | 学费(元/年) | 学制 | 就读地点 |
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 | 9600 | 四年 | 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蜀龙路620号) |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52人,其中:二级教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
四川省教学名师:甘绍成、陈军、宋名筑
省级教学团队:作曲主科教学团队、钢琴主科教学团队、弦乐教学团队、美声教学团队、手风琴教学团队
截至2021年3月,四川音乐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个,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
省级特色专业:音乐学、工业设计、绘画、舞蹈学
省级重点学科:作曲、键盘乐器、绘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音乐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舞蹈学、绘画、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艺术史论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录音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四川省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
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治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 |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
四川音乐学院读者协会 |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史论教研室 |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研究院 |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文学联合社 | 成都城市音乐厅 | 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 |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
级别(类别) | 课程名称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基础和声 |
管弦乐配器 | |
色彩 | |
民族音乐概论 | |
副科曲式 | |
基本乐理 | |
产品造型设计 |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法课教程 | |
手风琴演奏与教学 | |
管乐合奏及室内乐教学 | |
数字插画创作 | |
游戏原画设计 | |
中国艺术史 | |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音乐基础理论 |
双排键电子琴 | |
钢琴演奏 | |
中国古典舞标准化组合训练 | |
大学英语 | |
艺术概论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西方音乐史 | |
毕业剧目创作与实践 |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省级重点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钢琴、美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类别:音乐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音乐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与10多个国家的4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选送学生300余人次赴海外研修学习和攻读学位,每年有超过20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拥有“中国——中东欧青年艺术人才培训与实践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艺术普及基地”“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与中国国外学术机构建设有“中美视觉艺术表演中心”“法国格拉姆电子音乐创研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
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中东欧青年艺术人才培训与实践中心、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艺术普及基地、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
校级研究中心:歌剧艺术研究中心、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作曲技术研究中心、音乐治疗实验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院: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羌文化研究院、钢琴艺术研究院、小提琴艺术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高教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流行音乐研究所、乐器研究所
承担项目
2013-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520项,其中“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重大战略导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项。
2015-2016年,学校共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共计97项;人文社科项目共90项,其中重点项目43项,一般项目47项;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共4项,自然科学创新团队项目1项,人文社科创新团队项目2项。
学术成果
根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2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26项,“中国音乐金钟奖”33项,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5项,发明专利31项。近五年来,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和评奖中获得国际奖项470项、国内奖项1500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授予的奖项85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9项。出版各类著作167部,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
国家发明三等奖:“双腔葫芦埙的研制”
艺术获奖
2013年12月,四川音乐学院张茂林副教授获第44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青年歌唱家比赛第二名。2014年9月,在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中,学校青年教师黄阿罗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美声组二等奖,青年教师潘徽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民族组三等奖,青年教师王惠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民族组优秀奖;同年11月,该校林戈尔教授作曲的歌剧《苏武》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剧目奖、表演奖、优秀指挥奖等奖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月,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有建筑面积1.6万㎡,分锦江校区图书馆和新都校区分馆,形成了以文学艺术,尤其是音乐和美术文献为主要特色,纸质文献和音像资料总藏量达135万册(件),全部文献总藏量达174万册(件),各类型文献数据库达到52个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中国西南地方音乐文献”和“王光祈著述及研究文献”是图书馆的两个特色专藏。
艺术期刊
《音乐探索》创刊于1983年10月,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性理论期刊,以反映该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基本目录有音乐史学、传统音乐研究、作曲理论、音乐美学等;期刊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为2008-2013年CSSCI来源期刊;连续两届(2011-2014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2010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一等奖“;2010年在四川高校学报研究会文科分会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其中"王光祈栏目"获优秀栏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