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

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传统“国防七子”、“卓越大学联盟”成员。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员,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

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陕西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

截至2023年8月,学校友谊、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28个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拥有21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4300余人,全职院士10人,在校生3.7万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7个学院,拥有70个本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类强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黄玉珊航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水声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黄震中海洋班、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类强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Ⅱ(陈士橹飞天班)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含全英文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英文授课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力学拔尖基地班)、土木工程、建筑学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中俄飞行器动力工程2+2凌云班、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拔尖基地班)、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类(强基班)、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强基班)、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类(强基班)、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学(ACCA方向)、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全英文授课)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德语
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
材料类(本研衔接班)、柔性电子学、航空航天类(本研衔接班)、计算机类(本研衔接班)
西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生态学(生态文明交叉试验班)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300余人,学校汇聚了一支由1000余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包括两院院士(含外聘)38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团队32个,国家级青年人才168人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魏炳波、张卫红、郑晓静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张立同、马远良、徐德民、李言荣、李贺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沈绪榜、朱位秋、于起峰、刘维民、王永良、杨伟、周又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王兴治、杨士莪、陈一坚、乐嘉陵、崔俊芝、冯培德、周廉、唐长红、谭建荣、樊会涛、邱志明、侯晓、蒋兴伟、张平、刘永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魏炳波、郭雷、介万奇、黄卫东、史忠科、赵晓鹏、李贺军、黄维、成来飞、张卫红、李学龙、刘峰、陈景东、詹梅、王瑞武、於志文、黄攀峰、王文、袁媛、郭斌、孔杰、索涛、王震、付前刚、郗恒东

国家教学名师:宋保维 、葛文杰、史仪凯、段哲民、齐乐华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魏炳波、汪劲松、介万奇、黄卫东、袁建平、王英民、张定华、曹崇德、周西军、张卫红、宋保维、成来飞、祝小平、李淼泉、周军、宋笔锋、刘峰、周洲、李学龙、潘光、王占学、王涛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付前刚、於志文、詹梅、韩军伟、李恒、甘雪涛、王海鹏、索涛、虞益挺、许斌、张伟伟、朱继宏、杨慧、苏海军、邱强、管仁国、翟薇、李慧平、郭亚洲、罗明、田威、张夷斋、尤著宏、袁源、樊晓光、王堃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批准时间
鱼雷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宋保维
2007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葛文杰
2008
飞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赵美英
2008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岳珠峰
2009
电工学课程教学团队
史仪凯
2009
电子系列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段哲民
2010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赵雪爱
2010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39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含1个交叉学科),27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含1个交叉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数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29]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器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发动机学
-
机械电子工程
固体力学
电路与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教学建设

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18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8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27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58本教材专著被列入国家和工信部教材专著建设规划。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航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航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航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

复合材料与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自动化
微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软件工程(含3个方向)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通信工程
-

精品课程

截止2014年,学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7门,“陕西省精品课程”72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鱼雷技术基础
电路基础
理论力学
工程制图
材料科学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材料的力学性能
现代通讯系统原理
材料力学
飞行器结构设计
航天器控制原理
机床数控原理及应用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
大学英语
导弹飞行力学
自动控制原理
电工学
水雷兵器原理
航空发动机燃烧学
数学建模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声纳原理
操作系统

对外合作

截至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已与亚洲、欧洲、美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先后加入“中国-芬兰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学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 建设院校、是“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收院校;学校是2项欧盟Erasmus Mundus项目的成员单位,与法国INSA-Lyon在本硕贯通培养层面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有2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并建立了26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 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3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2018年10月12日,360集团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打造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特区。

2019年10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建设5个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打造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其中,5个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包括无人航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民用航天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智能传感芯片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以及卫星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学校的合作交流伙伴还有: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等。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建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机构一览
级别
名称
依托单位
国家级实验室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院
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航空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航海学院
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
航天学院
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
365所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院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航天学院
省部级实验室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电学院
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空天信息感知与光电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信息学院
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电学院
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动力与能源学院
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航空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生命科学院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学院
陕西省空间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陕西省摩擦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院
陕西省信息获取与处理重点实验室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省凝聚态结构与性质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学院
陕西省微/纳米系统重点实验室
机电学院
陕西省高分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陕西省飞行控制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陕西省微特电机及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
航天学院
陕西省物联网工程实验室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省机电传动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机电学院
陕西省交通安全监控网络工程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航空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信息学院
航空微电子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学院
航空气动力数值模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航空学院
无人机先进气动布局与控制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365所
空间材料科学与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声学工程与检测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航海学院
动力学与强度国家专业实验室
航空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动力与能源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国家专业实验室
机电学院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工业难变形材料锻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材料学院
先进金属材料精确热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学院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嵌入式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航空航天电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风机泵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碳/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稀土永磁电机及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先进材料及凝固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数字化特种制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陕西省电动伺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高可靠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工程中心
陕西省传感网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云计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中心
空间攻防对抗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对抗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
微/纳米系统研究中心
航空宇航动力技术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研究中心
战略预警信息融合技术与仿真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
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未来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发动机高性能制造实验室
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工业工程与智能制造实验室
-

科研成果

科研情况

2006年至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武器装备型号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预研计划、863计划973计划、自然基金、以及各类行业基金在内的国家各类纵向计划。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在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重大专项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前期论证及科研攻关。

研究经费

学校科研经费连年递增,从2006年的9.15亿元到2012年的19.76亿元,居全国高校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行业基金大幅增长,学校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获批150项(含1项创新群体、3项优青),获批经费9018万元。其中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率为21.4%(全国平均19.24%),青年项目的资助率达到27.1%(全国平均23.45%)。

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3年,学校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国防科技奖149项,陕西省科技奖83项,授权发明专利1236件。

2011年度学校国内论文发表总数3676篇,居全国高校第9位;SCI论文818篇,居全国高校第32名;EI1624篇,居全国高校第15位;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 (CPCI-S)论文510篇,居全国高校第9名;SCI收录中国材料科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西北工业大学在机构排名中位居第5位。2012年,学校ESI论文5073篇。

2007年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的“重大贡献奖,是全国唯一受此嘉奖的高校。2009年10月1日,在60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学校研制生产;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4、200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馆藏文献总量达379万余册。特藏有姜长英航空史料约5000册,历届学位论文约4.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80万余种,中外文电子期刊约5万种,国内外学位论文1086万余篇,国内外会议论文约1192万余篇,科技报告535万余篇(含文摘),技术标准19万余篇。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可访问数据库157种,479个子库:中文数据库67种,278个子库;外文数据库90种,201个子库。其中,包含中外文视频数据库10种,子库57个(中文5种,30个子库,外文5种,27个子库)。

学术期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EI 工程索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中文核心期刊、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本刊系国家科委批准的学术性英文期刊(ISSN1007-4546),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航空工程进展》:本刊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高等数学研究》:本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由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数学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数学期刊;1997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学术交流

2011、2012两年间,学校成功举办了50场国际学术会议,51场全国性学术会议、年会。2012年举办的信号处理应用国际会议、第12届软件质量国际会议、第4届喷气推进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及第11届中国项目管理大会、第4届中国无人机大会、2012中国浮空气大会等,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推进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的教授主题沙龙、太白教授沙龙,围绕学术领域,广泛的沙龙主题覆盖了航空航天航海等重大战略发展的科技问题,涉及了管理、经济、文化及环境发展等方面关乎学校、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学术问题。沙龙使教授们在科学信息、思想、观点上得到沟通和交流。 2013年,学校学术交流立足发展前沿、围绕战略问题,协同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团体,搭建并规范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发展平台。

2013年,主办并承办的IEEE TENCON大会、第32届中国控制大会、2013首届国际航空维修技术与管理学术论坛等在7至11月间举办。西北工业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将落脚在新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上,为各学科领域的学者教授指出激励和启迪。

2017年6月,加入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组成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

2022年9月28日,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现场赛在西宁举办。西北工业大学参加“云端”现场挑战。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西北工业大学扶贫办荣获2019—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2月14日,被教育部评选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2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结构技术创新攻坚团队获得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团委获评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追火箭的年轻人”实践队获评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另外,西北工业大学获评2022年省级示范学校,西北工业大学“追火箭的年轻人”实践队获评2022年省级标兵团队,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这十年”思政教育实践团、“中华民族一家亲,聚力共绘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获评2022年省级优秀团队,电子信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古淳月、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那依力·库尔班、动力与能源学院2021级博士生王力泉获评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22年11月,获批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知名校友

党政精英
姓名
职务
吴仪
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谭绍文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天津市委书记。
张庆伟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
郝鹏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原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辽宁省委书记
黄强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金壮龙
中央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刘胜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中将,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振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副司令员,中将,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刘晓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海军党委书记,上将,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
赵地
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
姜志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88]
李群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原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徐济超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王秦平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司德鹏
原国防科工委机关党委书记。
马中平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孙同川
原四川省委常委,重庆市委书记
陶晞晦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朱振义
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刘应力
原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
陈坚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
唐川平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桂维民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郑德义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郑砚农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邓小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少将
刘长秀
负责“神舟”飞船逃逸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和喷流影响研究,少将
申良启
空军装备部技术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空军少将
刘兴堂
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少将
顾文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少将
熊笑非
空军研究院研究员,少将
郑锦富
总装备部研究员,少将
赵协和
总装备部空气动力试验中心高速所研究员,少将
萧泰顺
总装备部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少将
温清澄
空军第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少将
贺先觉
解放军96351部队总工程师,少将
贺德馨
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研究试验中心总工程师,少将
陈锦彪
天津警备区政委,少将
米东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院长,少将
两院院士
姓名
职务
吴自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师昌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宋文骢
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总设计师。
高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校长。
史绍熙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天津大学校长。
李恒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杨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赵振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
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朱位秋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尹泽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
姚穆
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教育家。
于起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唐长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运20总设计师。
樊会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工程师
张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
高为炳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理论专家。
雷廷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专家。
陈秉聪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工程专家。
何国威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杨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郭万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潘复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
施阳
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IEEE Fellow
三航英才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金壮龙
中国商飞董事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薛炽寿
中国航空一集团成飞原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
周自全
歼10试飞总师
吴伟仁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李玉海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
钱建平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
孟 光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杨海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郭博智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所所长
谭永华
航天六院院长
赵霞
沈飞副总工程师
桑建华
成飞副所长,枭龙总设计师
侯晓
航天四院总工程师
张海南
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欧阳绍修
空警-200预警机总设计师
白松柏
陕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沙长安
中国试飞研究院院长
华 俊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
葛 森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
杨 鹰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周为民
中国航天四院院长
刘选民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院长
刘行伟
空军装备论证研究所总工程师
罗乖林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
李先哲
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设计师
吴方辉
原洪都航空董事长,现中航飞机监事会主席
朱剑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
聂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程崇庆
南京大学副校长
雷凡培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杰出青年
姓名
职务
黄强
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2001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雷凡培
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神舟四号火箭发动机系统主要负责人,2002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荣毅超
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2003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刘郑国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秘书长,2004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李鸿
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部队长,2004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杨伟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原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歼十双座型总设计师,歼20总设计师,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任全彬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所长,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马佳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指挥、总设计师,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樊会涛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总设计师,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宋庆国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何胜强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江和甫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总设计师,航空动力专家,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企业领袖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吴亚军
龙湖地产(00960)董事长,大陆女首富
吴长江
雷士照明(02222)总裁、董事长
陈志列
研祥集团(02308)董事局主席
王湛生
百度创始人之一,生前任百度CFO
邓斌
云南星耀高科公司董事长
詹纯新
中联重科(000157)董事长
张长虹
大智慧(601519)董事长
王英明
海南航空董事长
黄迪南
上海市委委员、上海电气(601727)总裁
陈国平
康恩贝集团(600572)总裁
唐军
中航飞机(000768)总经理
宋承志
洪都航空(600316)董事长
赵忠尧
TCL集团(000100)高级副总裁
张积耀
延长石油总经理
余承东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
张锋
漳泽电力(000767)董事长
孟岩
威海广泰(002111)总经理
王应民
美菱电器(000521)副总裁、首席科学家
王相明
金风科技(002202)副总裁
朱水兴
江铃汽车(000550)副总裁
郭盟权
彩虹集团副总经理,彩虹电子(00483)董事长
曾 川
海特高新(002023)副总裁
王勇
松禾资本副总经理,著名风险投资人
刘诗君
松禾资本副总经理,著名风险投资人
赵广杰
中国铁建(601186)独立董事
马金泉
中国西电(601179)独立董事


创办时间
1938年10月
所属地区
陕西省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400-500分
院校代码
10699
优势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水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机电系统工程/工业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自动化等
学校特色
双一流/985/211/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nwpu.edu.cn
学校地址
友谊校区: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东祥路1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西北工业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