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Digital Media Art)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设计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取代旧的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游戏设计两个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处理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媒体软件的使用技术,具备一定的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各种类型的作品进行艺术加工的能力。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类别:设计学类
创办时间:2012年9月14日
中文名数:数字媒体艺术
外文名称:Digital Media Art
专业代码:130508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主要专业方向: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 点击进入
电影电视美术设计专业 <<< 点击进入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 点击进入
游戏设计专业 <<< 点击进入
从1999开始,中国美术学院花了两年时间筹备一个新专业——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专业,也就是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前身。
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批准开设,为中国国内第一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本科教育专业。
自2010年,该专业试点开设教学实验室。
2012年9月14日,根据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专业代码130508)取代旧的数字媒体艺术(原专业代码080623W)和数字游戏设计(原专业代码050431S)两个专业。
培养目标
设计学类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4年总学时数应不低于2600学时;每学年学时数应为70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时数应为350学时左右;每20学时计1学分,4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之内。
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修满总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可获准毕业;毕业环节完成并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1、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3、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
5、在掌握本专业类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
6、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
7、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8、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设计学的基础核心及该专业核心知识;
2、了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中国国内外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及设计学基本研究方法;
3、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4、对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5、加强印刷、包装、媒体传播等领域的视觉规律研究及设计表现的学习及实训。
能力要求
1、了解所学设计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掌握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设计调查、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及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
2、能基本胜任本专业领域内一定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
3、具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操作、网络检索能力;
4、可用1门外语熟练进行学术检索与信息交流,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的外文资料;
5、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与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设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类课程组成。
通识教育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以及艺术、体育、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等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为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构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及创新理论等知识体系。
专业教育课程为专业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内容包括各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社会实践、岗位实训和职业实习(包括面向生产与市场的应用实践性课程以及社会活动)等。
专业选修课程由反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类学科前沿、学术特色以及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单元构成。
理论课程
理论教学课程
除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外,应开设体现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课程。
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应用教育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和艺术品位。
基础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教育,主要包括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基本理论课程与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含专业设计史、地域设计史等)、设计概论、设计方法、造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技术(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创新理论等。
专业类课程
专业类课程主要指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深化专业知识的课程,是设计类各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
实践教学
设计学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类型包括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专业类社会实践、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等内容。
1、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
工作室专业类课程采取基本理论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轴,组织具有案例教学特征的单元内容展开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专业类课程则根据专业领域特征相关前沿技术、创新项目展开实验性教学与研究。
2、专业类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包含美术馆、博物馆考察,设计市场及企业机构的参观见习,城乡社会调查,以及专业教学课程中的乡村写生、基层采风等。
3、专业类实训
专业类实训是指以专业体验为出发点,在校内外设置实训基地,创建全过程学习平台,在专业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1门专业工作技能的学习方式。实训方式包括项目实训、策划实训、市场实训、创业实训等。
4、专业类实习
专业类实习是指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选择与专业领域相符或相近的社会机构,在专业性工作岗位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与合成的学习方式;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专业类实习应设定实习机构与专业指导教师双轨指导、评价的负责制。实习方式包括设计岗位实习、管理岗位实习、生产加工岗位实习。
5、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
毕业设计(创作)、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是设计学类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完成毕业环节的过程中得到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训练。
选题须立足于专业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选择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相关的研究性命题,有一定的创新性,鼓励与企业机构合作,鼓励选择实际的设计问题,考虑社会关注热点。选题过程中应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掌提合题基本资料、熟悉前人研究成果、知晓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明确选题的研究范睛与创新意义:选题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并通过一定的论证过程最终确定。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相比国际水平,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数字媒体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信息传播、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字媒体。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如电影、电视、展览展示、广告、包装等,数字媒体艺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两栖性人才逐渐受到行业和社会的重视。
数字化电影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兴职业,如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等。
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体传播,包括新闻发布、信息交流、电子商务、企业平台、网上学堂、网络娱乐、影视播放、博客论坛以及难以计算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网站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的具备深厚艺术功底,具有熟练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将科学与艺术结合,以满足IT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为高品质的生活,现代化的生产消费、娱乐、通讯和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考研方向
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数字媒体制作与网络多媒体交互方向硕士。
就业方向
移动多媒体信息制作公司、网络传媒公司、动漫与游戏制作公司、电视台、广告设计公司、部队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媒体开发与制作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开设院校
北京 | 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电影学院 |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印刷学院 | 北京服装学院 | |
北京吉利学院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 |||
天津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
天津天狮学院 | -- | -- | -- | |
上海 |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戏剧学院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
上海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上海建桥学院 | -- | -- | ||
重庆 | 长江师范学院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
重庆移通学院 | -- | -- | -- | |
河北 | 邯郸学院 | 河北北方学院 | 唐山学院 | 保定学院 |
唐山师范学院 | 廊坊师范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传媒学院 | |
河北美术学院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 -- | ||
河南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洛阳理工学院 | 河南工程学院 | 黄淮学院 |
南阳师范学院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河南工业大学 | 信阳学院 | |
郑州经贸学院 | -- | -- | -- | |
山东 | 临沂大学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山东女子学院 | 济宁学院 |
滨州学院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山东艺术学院 | 山东财经大学 | |
山东师范大学 | 青岛农业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聊城大学 | |
潍坊理工学院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青岛黄海学院 | 潍坊科技学院 | |
青岛滨海学院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青岛城市学院 | |
山西 | 山西传媒学院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山西工商学院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 | |
安徽 | 安徽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蚌埠学院 | 滁州学院 |
黄山学院 | 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三联学院 | -- | |
江西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南昌工程学院 | 江西财经大学 |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江西服装学院 |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
江苏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苏州科技大学 | |
淮阴师范学院 | 金陵科技学院 | 淮阴工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常州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
江苏大学 | 扬州大学 | 苏州大学 | 江南大学 | |
常州工学院 | 江苏海洋大学 | 无锡太湖学院 | 三江学院 | |
南通理工学院 | 宿迁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
南京传媒学院 | ||||
浙江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
宁波财经学院 | -- | -- | -- | |
湖北 | 湖北工程学院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 |
长江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商学院 | |
湖北经济学院 | 武汉学院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
武汉晴川学院 | 湖北商贸学院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文华学院 |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 武汉工商学院 | 武汉东湖学院 | 武汉传媒学院 | |
湖南 | 长沙师范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怀化学院 | 湘南学院 |
湖南工业大学 | 南华大学 | 吉首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 | -- | |
广东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航海学院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汕头大学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广东财经大学 | ||
广东科技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广州软件学院 | 广州南方学院 |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
广西 | 梧州学院 | 贺州学院 | 广西艺术学院 |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
云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艺术学院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贵州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贵州民族大学 |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 -- |
四川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攀枝花学院 | 绵阳师范学院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
成都东软学院 | 四川传媒学院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 | |
陕西 | 西安文理学院 |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邮电大学 |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西安思源学院 | 西安翻译学院 | 西安欧亚学院 |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 | -- | -- | |
黑龙江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剑桥学院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吉林 | 吉林警察学院 | 长春师范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
吉林师范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长春建筑学院 | 吉林动画学院 | |
长春科技学院 | 长春光华学院 | -- | -- | |
辽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大连工业大学 | |
辽宁工业大学 | 大连大学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 | |
新疆 | 新疆师范大学 | 新疆工程学院 | -- | |
内蒙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
福建 | 福州大学 | 武夷学院 | 闽江学院 | |
泉州师范学院 | 福建工程学院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
闽南理工学院 | 厦门华厦学院 | 厦门华夏职业学院 | -- | |
甘肃 | 河西学院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民族大学 | -- |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