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设有47个教学科研单位, [3]开设99个本科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本科生20170人,硕士研究生13958人,博士研究生4221人;教学科研人员3013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301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7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44人。有研究生导师2329人;在站博士后300人;临床医学教授127人、副教授261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神农青年英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中国女科学家奖3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2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7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7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0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75人;陇原青年英才21人;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
类别 | 名单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 | 丑纪范 | 李灿 | 姚檀栋 | 郑晓静 | 涂永强 | 张肇西 |
严纯华 | 陈发虎 | 丁林 | 岳建民 | 张宏福 | 张锦 | |
黄建平 | 周又和 | 舒红兵 | --- | --- |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 任继周 | 汤中立 | 南志标 | 侯立安 | 周绪红 | 王锐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 | 涂永强 | 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 | 周又和 |
青藏高原和中东亚干旱区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研究 | 陈发虎 | 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机理 | 黄建平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系统及其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的研究 | 周又和 |
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 李凤民 |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学机理 | 黎家 |
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 | 黄建平 |
多肽药物 | 王锐 |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 | 翟宏斌 |
多场控制的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薛德胜 |
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 | 侯扶江 |
类别 | 姓名 |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王乃昂 | 周又和 | 王希隆 | 包国宪 | --- |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包国宪 | 高新才 | 王锐 | 王为 | 张浩力 |
秦勇 | 邓建明 | 熊友才 | 王乃昂 | 吴王锁 |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包括跨世纪) | 张进 | 冯培红 | 沙勇忠 | 柴国荣 | 高永久 |
徐黎丽 | 李静 | 杨文炯 | 切排 | 赵利生 | |
魏婷 | 赵敦 | 邓伟华 | 王智诚 | 孙春友 | |
孙红蕊 | 薛德胜 | 贺德衍 | 王育华 | 谢二庆 | |
王建波 | 罗洪刚 | 刘青芳 | 刘玉孝 | 秦勇 | |
刘翔 | 陈勇 | 胡碧涛 | 龙文辉 | 张晓萍 | |
马义德 | 万毅 | 周庆国 | 唐瑜 | 张海霞 | |
姚小军 | 刘鹏 | 蒲巧生 | 覃文武 | 卜伟锋 | |
王锁民 | 李春杰 | 侯扶江 | 李文龙 | 张金林 | |
李凤民 | 安黎哲 | 武一 | 刘建全 | 侯岁稳 | |
熊友才 | 吉尚戎 | 冯虎元 | 赵长明 | 储诚进 | |
苟小平 | 杨金波 | 王玉金 | 吴雨霞 | 邓建明 | |
黄德军 | 方向文 | 郭旭生 | 李金花 | 刘恒 | |
田文寿 | 邵爱梅 | 杨永春 | 王博 | 管清玉 | |
郑晓静 | 武建军 | 黄宁 | 王省哲 | 高原文 | |
王记增 | 张兴义 | 张铭杰 | 范育新 | 胡晓东 | |
王锐 | 谢小冬 | 祝秉东 | 涂永强 | 许鹏飞 | |
张浩力 | 厍学功 | 王为 | 周波 | 樊春安 | |
杨尚东 | 谢志翔 | 陈发虎 | 潘保田 | 勾晓华 | |
安成邦 | 马金珠 | 赵艳 | 强明瑞 | 戴霜 | |
聂军胜 | 夏敦胜 | 岳东霞 | 饶志国 | 张家武 | |
朱高峰 | 李汛 | 涂永强 | 许鹏飞 | 张浩力 | |
厍学功 | 王为 | 周波 | 樊春安 | 杨尚东 | |
谢志翔 | 陈发虎 | 潘保田 | 勾晓华 | 安成邦 | |
马金珠 | 赵艳 | 强明瑞 | 戴霜 | 聂军胜 | |
夏敦胜 | 岳东霞 | 饶志国 | 张家武 | 朱高峰 | |
李汛 | --- | --- | --- | --- |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47个教学科研单位,3所附属医院(其中1所口腔医院),开办9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 | 学制 | 学科门类 | 学院 |
---|---|---|---|
哲学 | 四年 | 哲学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社会学 | 四年 | 法学 |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
金融工程 | 四年 | 经济学 |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兰州大学法学院 |
知识产权 | 四年 | 法学 | |
国际政治 | 四年 | 法学 |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学 |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四年 | 法学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兰州大学文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四年 | 艺术学 | |
俄语 | 四年 | 文学 |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
日语 | 四年 | 文学 | |
德语 | 四年 | 文学 | |
法语 | 四年 | 文学 | |
新闻学 | 四年 | 文学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告学 | 四年 | 文学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文学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历史学 | 四年 | 历史学 |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世界史 | 四年 | 历史学 | |
民族学 | 四年 | 法学 |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四年 | 历史学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音乐表演 | 四年 | 艺术学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
四年 | 艺术学 |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统计学 | 四年 | 理学 | |
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化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化学化工学院、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环境科学 | 四年 | 工学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理学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
应用气象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大气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地质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地球化学 | 四年 | 理学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生物信息学 | 四年 | 理学 |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地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工学 | 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
材料物理 | 四年 | 工学 |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工学 |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草业科学 | 四年 | 农学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动物科学 | 四年 | 农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生物制药 | 四年 | 工学 | 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药学院 |
基础医学 | 五年 | 医学 |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五年 | 医学 |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
预防医学 | 五年 | 医学 |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药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药学院 |
药物制剂 | 四年 | 理学 | |
中药学 | 四年 | 理学 | |
护理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 |
临床药学 | 五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五年 | 医学 | 兰州大学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医学影像学 | 五年 | 医学 | |
麻醉学 | 五年 | 医学 | |
儿科学 | 五年 | 医学 | |
汉语言 | 四年 | 文学 |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文学 | |
生态学 | 四年 | 理学 |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
教育学 | 四年 | 教育学 |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已撤)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类别 | 学科名称 |
---|---|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 | 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历史学 |
局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个) | 大气科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 | 历史学 |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 |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
兰州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 环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草业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 | 吸收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培养草业科学人才模式研究 |
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 | 经济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
汉语言文学 | |
新闻学 | |
历史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物理学 | |
化学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大气科学 | |
生物技术 | |
生态学 | |
通信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
草业科学 | |
口腔医学 | |
行政管理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0个) | 英语 |
俄语 | |
应用物理学 | |
应用气象学 | |
生物科学 | |
材料物理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信息安全 | |
土木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
麻醉学 | |
医学影像学 | |
医学检验技术 | |
市场营销 | |
会计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
戏剧影视文学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批次 |
---|---|---|
1 | 核技术 | 第一批 |
2 | 草业科学 | |
3 | 历史学 | 第二批 |
4 | 生物技术 | |
5 | 大气科学 | |
6 | 化学 | 第三批 |
7 | 地理科学 | |
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9 | 物理学 | 第四批 |
10 | 生物科学 | |
11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
12 | 经济学 | |
13 | 材料化学 | 第六批 |
14 | 行政管理 | |
15 | 功能材料 | 第七批 |
16 |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教育在线官网)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获评日期 | 负责人 | 课程层次 |
---|---|---|---|---|
草地保护学 | 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10/3/31 | 南志标 | 本科 |
地貌学 | 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10/3/31 | 潘保田 | 本科 |
原子核物理 | 2010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2010/4/30 | 胡碧涛 | 本科 |
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 | 2009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2009/3/31 | 勾晓华 | 本科 |
数字信号处理 | 2009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2009/7/31 | 万毅 | 本科 |
大气探测学 | 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8/3/31 | 张文煜 | 本科 |
动物生理学 | 2007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2007/7/31 | 陈强 | 本科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7/3/31 | 王希隆 | 本科 |
理论力学 |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7/3/31 | 周又和 | 本科 |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6/3/31 | 任继周 | 本科 |
热学 |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6/3/31 | 高崇伊 | 本科 |
量子力学 |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4/3/31 | 钱伯初 | 本科 |
自然地理学 |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4/3/31 | 王乃昂 | 本科 |
结构化学 |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4/3/31 | 李炳瑞 | 本科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8年1月兰州大学官网)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地球系统科学教学团队 | 王乃昂 |
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 周又和 |
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 南志标 |
基础理论与实验能力双高型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 王春明 |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 王式功 |
教学成果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级别 | 年份 |
---|---|---|---|---|
1 | 高水平力学教师团队建设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及实践 | 周又和,王省哲,武建军,郑晓静 | 二等奖 | 2009年 |
2 | 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任继周,南志标,傅华,侯扶江,龙瑞军,沈禹颖,王锁民,李春杰,梁天刚 | 特等奖 | 2009年 |
3 | 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 | 李吉均院士、王乃昂教授、伍光和教授、周尚哲教授、张建明副教授 | 一等奖 | 2005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化学 | 大气科学 | 生态学 | 草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固体力学 | 生态学 | 植物学 | 自然地理学 |
有机化学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民族学 | 区域经济学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历史文献学 | ||
省级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社会学 |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中国语言文学 | 新闻传播学 | 中国史 | 数学 | |
物理学 | 化学 | 地理学 | 大气科学 | |
地质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力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核科学与技术 | 草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药学 | 工商管理 | |
公共管理 | 国际政治 | 高等教育学 | 环境科学 |
流动站名称 | ||||
---|---|---|---|---|
应用经济学 | 民族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史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地理学 | 大气科学 | 地质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力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草学 | 临床医学 | 公共管理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应用经济学 |
学科类型 | 学科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生态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地质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畜牧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地质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林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生态学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先后与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84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兰州大学威尔士学院。
2021年6月24日上午,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敦煌学研究所 |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
兰州大学-金川集团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 |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部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余部。2016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47篇,排名全国高校第39位;2007-2016年发表SCI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排名全国高校第24位。2017年11月,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2016年第126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1位(2016年第13位)。其中 化学排名全球第39位(2016年第53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0位(2016年第26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4位(2016年第15位);地球与环境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24位(2016年第3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9位(2016年第10位);生命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98位,国内高校排名第37位(2016年第37位);物理学亚太地区排名第48位(2016年第8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2016年第29位)。
人文社科研究
该校2013年获得的成果有《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与实证研究》。
自然社科研究
获奖项目 | 完成人 | 单位 | 获奖类别 | 级别 |
---|---|---|---|---|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 郑晓静、周又和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 |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 | 南志标、任继周、傅华、周志宇、侯扶江、张自和、王彦荣、张卫国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周绪红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 | 李吉均 | 资源环境学院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 |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被美国CA、MR,英国ZR,俄罗斯AJ和德国Zbl Math以及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各学科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学“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CCD)和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草业科学》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的固定源期刊。
馆藏资源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344余万册(件)、音像资料2000余种,年订购中外文印本报刊3000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 100多个;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边疆丛书和方志丛书,还有较多考古图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书有《皇明经世文编》等200余种;建成了兰州大学机构知识库(IR),开展了“兰大文库”、“学位论文”等特色资源征集、保存与数字化工作,设立了西北地方边疆文献中心。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近30万卷(件),共分为4个全宗,包括历史档案联合全宗(1949年以前兰州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甘肃省草原科学生态研究所全宗、兰州医学院全宗、兰州大学全宗。
获奖记录
2022年1月,经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会研究决定,认定兰州大学为首批“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8月,在“微瑞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上,由兰州大学2019级化学专业马科星、杨俊杰、陈柏丞组成的“逐光氮秘”队最终获得特等奖,这是兰大学子在该赛事中连续三届荣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