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

双一流、211工程大学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西藏大学‍(Xizang University),简称“藏大”,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先后升格为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西藏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00亩,总建筑面积46.9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8亿元,纸质藏书147万余册,电子图书60万余册;设有14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在编在职教职工1156人,各类学生2.1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8人,硕士研究生2663人,本科生10337人,中专生24人,各类成人学生7831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学院及招生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院
招生专业
西藏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翻译
历史学
新闻学
西藏大学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西藏大学工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交通运输
土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西藏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药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表演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美术学
绘画
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财政学
金融学
会计学
税收学
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化学
环境科学
生物科学
生态学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截至2025年4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在编在职教职工1156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732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78人,占52%;研究生学历620人,占85%。有高层次人才91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9人次(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62人次。

高层次人才一览表(部分)
类别
姓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尼玛扎西
全国优秀教师
图登克珠
全国模范教师
拉琼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次旦扎西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次旦扎西、罗布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罗布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拉巴次仁
自治区优秀教师
罗爱军、仁青诺布、拉巴次旦、图登克珠等
自治区教学能手
次旦扎西、图登克珠等
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
拉巴次旦
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美郎宗贞
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罗布
截至2025年4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学科连续三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生态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7个学科上榜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生态学进入全国前20%。

硕博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民族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基础医学、药学、艺术学理论、法学、建筑学、数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美术系等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部分)
会计、法律、旅游管理、翻译、交通运输、公共卫生、金融、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教育、艺术、工程、临床医学等
截至2025年4月
重点学科及ESI学科排名一览表(部分)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国家级重点学科
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物理、外科学、生态学、森林培育、水利水电工程、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
校级重点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物理、外科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
生态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工程学
截至2025年4月
西藏大学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一览表
学科名称
排名层次
学科排名
评选年份
民族学
前30%
10
2024年
教育学
前50%
72
中国语言文学
前30%
50
生态学
前20%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前50%
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
前50%
91
音乐与舞蹈学
前30%
26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野外台站等科技创新基地13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自治区社科科普基地1个。2024年,获批为中央统战部“全国宗教研究智库特色培育单位”。


西藏大学教学建设相关项目与课程(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藏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临床医学
国家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截至2025年4月
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部分)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地理科学
生物科学
环境科学
通信工程
预防医学
音乐学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经济学
工商管理
英语
旅游管理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
临床医学
会计学
金融学
思想政治教育
截至2025年4月
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一览表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临床医学
音乐学
美术学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部分)
物理学
美术学
截至2025年4月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部分)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属学院
课程类型
金融学
贡秋扎西
财经学院
线下
数字化藏族纹样设计
格桑多吉
艺术学院
线下
声乐
多吉次仁
艺术学院
线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志华
文学院
线下
西藏经济概论
徐爱燕
经济与管理学院
线下
因明基础I
拉巴次旦
文学院
线下
有机化学I-Ⅱ
德吉
理学院
线下
力学
吴琪
理学院
线下
民族政治学
卓拉
政法学院
线下
妇产科护理学
吴丽娜
医学院
线下
计量经济学
庞洪伟
经济与管理学院
线下
民间舞
江东
艺术学院
线下
中学物理教学论
杨晓荣
理学院
线下
幼儿园课程论
邢俊丽
教育学院
线下
基础会计学
汪丽
财经学院
线下
基础笔译
索朗旺姆
旅游与外语学院
线下
医学微生物学
杜宝中
医学院
线下
中国古代文学Ⅱ
刘丽玲
文学院
线下
面向对象技术
高红梅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线上线下混合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优势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评级
专业排名
评选年份
音乐学
A
40
2024年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B+
7
舞蹈表演
43
学前教育
61
公共事业管理
68
美术学
71
音乐表演
79
汉语言文学
94
团队建设一览表(部分)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部分)
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美术学(藏族美术)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生态学教师团队、边境安全信息传输与处理教师团队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西藏大学青藏高原地质资源工程团队
截至2025年4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9月,近年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承担1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出版各级各类特色专业教材15部,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国赛奖项6项、区赛奖项37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类别
成果名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引领,援培协同”的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截至2023年12月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部分)
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立足特殊区情 培养“靠得住”高素质人才——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房灵敏、周松青、尼玛次仁、何勤勇、舒敏勤
特等奖
创新项目驱动下的西藏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王琼、普顿、陈雪梅、盛德策、王阳、邹俊
一等奖
以传承和发扬藏式建筑文化为特色的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邓传力、索朗白姆、杨才滨、林辉、魏琴
二等奖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建我国一流藏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平台
欧珠、尼玛扎西、珠杰、顿珠次仁、
普次仁、格桑多吉
西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构
罗平、马海林、程东亚、魏晓波、高蕾、高晓雷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教材)
觉嘎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欧珠罗布、次央、德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和考试改革
仁青诺布、普布旦增、高红梅、尼玛扎西、安昳、格桑多吉等
英语导游专业模拟导游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创新
罗爱军、舒坦
加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培养适应西藏基层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
高大洪、扎西、次仁潘多、卫绒娥、巴桑旺堆
西藏音乐史(藏汉双语教材开发)
更堆培杰
三等奖
西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
宋瑞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多布杰、张涪梅、大巴桑卓玛、普多旺、索朗、贡桑多吉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何勤勇、曾燕
在机能和解剖学教学中开展PBL的策略与实践
段亚平、付强、钟铧、白玛康卓、
旦增顿珠
截至2025年4月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西藏大学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鹰
西藏大学新工科产教融合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索朗白姆
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工程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倪胜巧
统计时间:2024年5月
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大数据时代下西藏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智能管理研究
李喜艳
截至2025年4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4月,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及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团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支援合作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德国、美国、日本、尼泊尔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野外台站等科技创新基地13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自治区社科科普基地1个。

西藏大学研究机构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西藏雅尼湿地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野外观测站
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
院士专家工作站
高原生态环境与健康院士专家工作站
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藏文信息技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实验中心
藏药现代化研发与藏药质量检测实验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
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藏学研究所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
西藏大学高原健康科学研究实验室
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截至2025年4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2项、个人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首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1名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所在学科
西藏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曾燕
一般项目
马列·科社
西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超
一般项目
马列·科社
《因明入正理论》在西藏的传播及藏传因明中国化研究
万玛羊桑
重点项目
哲学
西藏地区旅游流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
尼玛
一般项目
民族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元代仿旨书体藏文作品研究
扎旺
一般项目
民族学
吐蕃礼制研究
宋荻
一般项目
中国历史
西藏当代文学的国家意识、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书写
周晓艳
一般项目
中国文学
吐蕃边防史料整理研究
多杰尖措
一般项目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新发现藏文版《备忘录—玉匣记目录》版本整理与翻译
桑杰端智
一般项目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历辈策墨林传记中多民族关系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
阿旺多吉
青年项目
民族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纸质藏书147万余册,电子图书61.06万余册,藏文梵夹装图书6200函。珍藏有十至十三世纪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先后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精选影印本》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列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重要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图书馆重视文献资源共享和文献交流工作,加入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资源服务和CALIS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多个高校图书馆签订了“友好馆”协议。共有41种各类数字文献资源库,本地存储电子图书、学术论文、教学资源等各类镜像数据近60TB。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维普、国研网、银符、联图等文献数据库。

学术期刊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为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学报名刊,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和“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2007-200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授予《学报》“西藏自治区优秀 期刊”称号,并获“西藏大学办刊进步奖”;2012年和2013年获“西藏自治区优秀出版物”奖励。 “藏学研究 ”是《学报》藏文版的主要栏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西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开设了“藏学研究”“西部论坛”和“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2022)、RCCSE中国核心期刊(2015)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3至今),也是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2013)、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2014)、中国百强期刊(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2018)、全国高校社科名刊(2019)及中文核心期刊(2020)。

《高原科学研究》是西藏大学在《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础上创办的专业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高原生态、高原医学、高原农牧、高原气象、高原交通、藏文信息处理等具有高原和西藏地区特色的科学研究成果;该刊2007年获得“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奖;2010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16年获得“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等奖项;2012年和2017年,《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先后两次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2019年《高原科学研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为该数据库2019-2020年、2021-2022年来源期刊,2020年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学校荣誉

西藏大学所获荣誉
时间
荣誉
2017年
西藏大学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20年
西藏大学被拉萨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平安建设暨“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2022年
西藏大学入选“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
2022年
西藏大学入选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
2024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创办时间
1951年
所属地区
西藏区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300-400分
院校代码
10694
优势专业
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舞蹈表演/美术学/地理科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特色
双一流/211
学校官网
http://www.utibet.edu.cn
学校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36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西藏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